首页 旅遊日記 2013十一月。

2013十一月。

轉眼到了十一月,秋風變得寒冷了起來。沒有小長假就用雙休日去周圍轉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目標蘇州,約上零小姐,一拍即合。租車短程自駕也算隨意而休閑。

一早出發,雖有給換車加油的小插曲鬧了一下,一切還算順利,第一站零小姐定在崑山奧灶館早餐,高速沒有太堵,只有收費口排了一會隊,趕在中午高峰前到了崑山。崑山對於大多數上海人都不陌生,奧灶館在崑山亭林(顧炎武號亭林)公園南大門的半山橋逸,是崑山歷史最長的傳統麵館。奧灶面據說是以前老闆眼睛不好,他下的面有點不干凈,被老吃客戲稱為「鏖糟面」。

鏖糟是崑山土語,就是不太乾凈的意思。誰知這個怪名稱反倒使它不脛而走。麵是蘇式面,湯鮮面爽,直接來個四澆面,店內人山人海,吃得爽,也算小滿足。

吃完驅車,幾十公里直達蘇州,在導航儀的幫助下,第一站去虎丘。零小姐和秘書小時候都來過虎丘,記憶有點淡忘了。上海人在上個世紀,無論帶小孩舉家出遊,還是清明祭掃祖先蘇州絕對首選。這次來虎丘想看看虎丘塔,重溫依稀還有印象的試劍石。虎丘不大,進入景區前,附近路邊已經給婚紗店包圍了,這裡是有名的婚紗街。相傳吳王閔閭在與越國的檇李大戰中,不慎受傷,不久就死去了,吳王夫差葬其父於此,葬後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這裡為“虎丘” 。穿過 “吳中第一名勝”牌樓,虎丘塔已在眼前,跨過門口的小河,就可以進入景區了。

據說這里山只有36公尺高,進入景區,有免費的導遊,江南的服務還是很到位的。一路前行,依稀有點小時候的印象,憨憨井,試劍石,看看聽聽,倒也舒服。千人石前的劍潭透著神秘,據說池底有寶劍三千口,拾級而上,走上雙井橋,透過橋上的雙井看橋下劍潭,有點恐高,走過雙井橋就到了核心的虎丘塔。虎丘塔其實叫雲巖寺塔,有點破破爛爛的感覺,為八角仿木結構樓閣式七層磚塔,是江南現存唯一始建於五代的多層建築,由於當時塔基一半在沙土上一半在巖石上,現塔頂軸心向北偏東傾斜,據說塔未建成已向東北傾斜,屹立千年,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站在塔下,感覺塔的斜度相當的巨大,古塔透著得神韻不是現代建築可以比擬的。

虎丘不大,拍拍照片,看看古塔,到此一遊。

離開虎丘,驅車直奔拙政園,這個最牛的蘇州園林,零小姐說這裡沒有來過,現在這裡已經是世界遺產了,零小姐一定要來看看,秘書我也只有小學是來看過這裡。市區的中心地帶,停車極其復雜,好在一切順利的進入拙政園,門票50元的淡季價格,有免費的導遊服務。拙政園建於明代正德四年,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寺,明嘉靖年間禦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他的兒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徐氏就是當時留園的主人

。現在的拙政園全園佔地70畝,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一路走一路聽導遊妹妹講解,穿廊過園,小巧雅緻。小湖邊可以看到蘇州北寺塔,政府對蘇州古城的保護,不許造高於北寺塔三層的建築,讓蘇州整個城市看著很舒服。整個園林感覺東部的明代原來的設計更加迷人,清代的似乎略遜一籌。走走復廊,看看園中假山水池,很難用語言形容這種江南園林,我的感覺就是把簡單的院子復雜化,沒有一條路是直得,沒有一片窗戶花紋是一樣的,高低錯落,情趣盎然,但又不顯得繁雜凌亂。一圈看完。零小姐覺得為啥沒有主人居住的區域呢,導遊妹妹說到“這裡就是園林區域,居住區域已經被劃分了出去,是現在的蘇州博物館和太平忠王府”,估計已經原貌不在了,好在這裡最牛的是園林,就是遠在北方的皇帝都是很喜歡這裡的園林的,皇城的各大皇家園林仿製復制江南園林是比比皆是。

出了拙政園,200公尺就到了蘇州博物館,這裡的展品沒啥亮點,但博物館本身比較牛,是貝聿銘設計的,據說貝聿銘就是蘇州人,作為蘇州望族,小時候住在獅子林住過一段時間,作為目前世界上做牛的建築設計師,也算的回報故鄉吧!當然要和文徵明設計的園林相得益彰,估計也只有老貝來設計了。

蘇州博物館依舊是白墻黑瓦的蘇州感覺,現代元素和古典園林的很好結合,內部空間,採光都是合理而舒服,我這個外行只有看看熱鬧的份。離開博物館穿過忠王府,完成了拙政園遊覽。

開車穿越整個蘇州市區是無比痛苦的經歷,蘇州城內小河眾多,幾乎極少有路可以貫穿城市,又加上政府的保護,基本沒有很寬的路面,只有跟著導航七拐八拐,慢慢的開到了飯店。入住南園賓館就是看中了唯一可以入住的蘇州園林,天色已晚明天在看飯店,停好車出發去松鶴樓吃飯。嘮叨太監弄,居然有大款土豪包場松鶴樓,只好去對面的得月樓看看,門面很小的得月樓由於上個世紀的一個小小得月樓電影變得名聲大振。拿號排隊,居然在二隊婚宴一隊壽宴的背景下還可以接待散客,不多的等待就有了位置,內部實在大,大得要讓人迷路的感覺。松鼠鱖魚,響油鱔絲,棗泥糕都是極品,吃不完打包,把魚頭都帶走,那個鱖魚醬料,實在好吃,微酸微甜,口感不膩。

唯一的遺憾是服務員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了,吃客也是外地人,沒有聽到軟糯的蘇州話,到處都是上海話,普通話。吃好出門只有在觀前街上聽著兩個城管說著吳儂軟語。

一夜無話,隔天一早起床,吃玩飯店的早餐直接開始參觀南園賓館。先看蔣緯國故居,三層的小樓,典雅,還可以入住,頂樓的只有一個房間,估計價格不菲。樓邊是林彪的571工程遺址,比杭州的704還要小,但形勢差不多,走走看看,穿過地下通道,地道直接連到游泳池附近。

離開571秘道,不遠就是明軒,這個號稱小網師園,院子很小,依舊假山,小湖,走廊小亭一應俱全,也算典型的蘇州園林。湖邊小亭內可以擺一桌酒席,據說很多官員都來過,這裡的酒席有著「吳中風情第一席」的美稱。離開明軒,走走看看飯店的風景,不遠處就是善慶禪院,小小的禪院隨意看看,完成了飯店的參觀。

飯店送了二張寒山寺的門票,我們就去看看啦!一路不算堵,零小姐和我都來過寒山寺,這裡的出名不再古跡,只要是張繼的楓橋夜泊,這個實在是太厲害的廣告了!再加上日本人對這裡的推崇,使得這裡每年元旦變成了日本人的天下,撞鐘的名額老早被日本人預訂了,本地人根本撞不到鐘。站在院前石橋上,感受張繼古詩中楓橋的意境,走過寒山寺的影壁墻,步入寺院,香火旺盛,花五元錢,登上鐘樓也敲三下鐘,祈福平安。

寒山寺不算大,建築基本上都是現代重修,時間充裕的零小姐餵餵魚看看拜佛的信徒。看看觀音峰太湖石,穿過後門回到了停車場,取車直奔不遠的留園。

留園比拙政園小,名氣也沒拙政園大,遊客少了很多,沒趕上半小時一次的免費導遊,租了個電子導覽器開始了參觀。先說下,這個導覽器很高級,居然還有對應的圖像顯示,蘇州園林的小兒精緻,導致導覽器基本上處於不停播放的狀態,極其好用。留園雖沒有拙政園大名鼎鼎,但它其實和拙政園是齊名的,1961年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的四大名園之一,世界遺產。唯一的差一點可能是,據說留園是仿拙政園而建,但兩處底蘊都是相當深厚。這裡遊客也少,沒有了拙政園的喧鬧,零小姐把大量的時間留在了留園中的亭臺假山,這裡有著江南第一大客廳,有著巨大的太湖石,有著各種主人喜歡的大理石,所有的東西都是細膩而精巧,院子裡每個亭子的位置都是為了在不同的季節看不同的風景,絕對的小雅。

我們一邊走一邊體味著園主的意境。留園作為這次蘇州最後的一站還是很值得一看,可能是看的細致,零小姐喜歡留園更甚拙政園,出門時,服務人員口氣裡似乎還是拙政園更強大,這裡的面積只有拙政園的一半。

離開了蘇州,直奔這次的另一個重點—陽澄湖蓮花島。上海人對大閘蟹可謂情有獨鐘,以前去巴城比較多,但巴城過於了商業,這裡更原生態。這次準備零距離接觸陽澄湖,由於旺季,我和零小姐只有錯峰吃螃蟹了,預約在下午2點吃飯,一路在老闆和GPS的指引下順利來到去蓮花島的碼頭,盡管蓮花島有路通,但車子不能上去,當地人也不可以,只能搭班車或船。由於週末班車的擁擠,班車比較不正常,老闆派船來接我們了,避免了繞北碼頭等車的辛苦。時間不是吃飯點,快艇就我們兩個人,船老大開車船穿行在陽澄湖面上,周圍就是湖面上的圍網,估計裡面都是螃蟹。湖光水色,倒是第一次這樣遊覽陽澄湖。船老大也說了,以前島上居民窮,只能種西瓜白菜,直到現在開始養螃蟹了變得有錢了,日子開始小康了。不多時到了岸上,土雞蛋,白水魚,外加新鮮的蔬菜,當然一人兩個大螃蟹是不能少的,吃得如癡如醉,零小姐那叫一個滿足。從下午院子裡太陽暖烘烘吃到日暮西山把桌子挪進屋子避風,真是滿足的一個下午,暴飲暴食的一個下午。

頂著陽澄湖的日落離開了蓮花島,告別船老大,驅車回家,高速上的小小堵車不影響大局,在夜色中回到了市區,週末休閑遊就是應該是這樣。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