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在不能遠行的日子裡,新春滬上探梅賞花遊。

在不能遠行的日子裡,新春滬上探梅賞花遊。

2021-02-14上午,上海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顧村公園

         新冠疫情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原本已連續十多年的春節長假出國遊在今年戛然而止,而因為國內有零星的病例出現,政府號召就地過年,牛年春節開啟了我們好多年來第一次「足不出滬」的過年模式。十多年來第一次一家三口在家吃年夜飯、看春晚,然後大年初一、二走親訪友、逛街看電影,幾天下來明顯覺得在上海這個巴掌大的鋼筋水泥森林中這年過得的有點壓抑與無聊了。

        大年初三無事,看著窗外,陽光明媚,心裡感覺卻是空落落的,決定趁著天氣好,出門去野外曬曬太陽、吸吸新鮮空氣,家附近正好有臨近年底開通的無人駕駛地鐵十五號線,終點站就在顧村公園,一說起顧村公園,全上海人民都知道的這裡是賞櫻聖地,櫻花盛開時這裡是人滿為患之處,其實除了櫻花外,聽說顧村公園內也種植了不少梅花,梅花,既是歲寒三友之一,又是美麗的報春使者,而眼下正是賞梅季,決定就去顧村公園了。在地鐵十五號線終點顧村公園站五號口出,沿著鏡泊湖路大約走五百公尺就是顧村公園二號門了。顧村公園規劃總用地約430公頃,是一座集生態防護、景觀觀賞、休閑健身、文化娛樂、旅遊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城市郊野森林公園。

       今天天氣不錯,藍天、白雲、晴空萬裡,上午來公園的人還不多,讓人心情舒暢,從二號門進左轉我們一路走走停停,呼吸著清鮮空氣、談笑風生,不也樂乎,走過恐龍城堡,兒童樂園等文化娛樂設施後,來到一片梅林前,這裡的梅花已是滿樹吐蕊、競相綻放,慢慢走近,一股淡淡的梅花香味撲鼻而來,沁人心脾,近看一朵朵紅梅傲立枝頭暗香浮動,一片片粉色的花瓣配了鵝黃的花蕊,翹首以盼,迎接春天的到來,在暖陽的映襯下,或昂揚、或靜謐、或深沉、或嬌艷,梅花展現出迷人的風姿,吸引不少遊人停下拍照留影一番。

        我們繼續行走在公園內,放眼整個園區,鮮花嬌艷欲滴,宛如一幅動人的美妙畫卷,因為立春已過,顧村公園內少部分早顧櫻枝頭上已含苞待放,有的已經悄悄的開出了花朵,隨著春天慢慢地到來,氣溫逐漸地回升,再過不久,顧村公園又會再次迎來滿園櫻花飛舞,給遊客們帶來一場夢幻的視覺。其實除了花好景美,顧村公園也不乏江南園林的「小家碧玉」特色,河流在公園內蜿蜒而過,河上架著各具特色的橋,亭臺樓閣散佈在公園的溪水邊、山坡上,巖石旁栽種菖蒲、細葉芒、虞美人等各種水生植物、觀賞草和草花。而「野趣」是顧村公園打造的另一個特色,顧村公園保留了原來該處村子裡的一些河流,其中的自然坡岸經過略微雕琢、完善,就顯現出了濕地的風貌。踩著河邊的小徑,帶著青草味的微風迎面吹來,朝河兩岸放眼望去,雖然仍在冬季,但岸邊豐富的植物,吸引了許多鳥類,麻雀、烏鶇、白頭鵯等在樹叢間躥來躥去。顧村公園的歷史文化氣息也相當濃厚,顧村公園裡橋樑大大小小十餘座,百年歷史的古橋不少,悠悠漫步在顧村公園的這些百年古橋上,撫摸橋上歲月斑駁的勾欄,那一座座橫跨於綠水之上的故事之橋,讓你感覺歷史就在腳下。

        充滿野趣的顧村公園究竟還是個以櫻花為主題的公園,梅花雖美,但數量有限,在公園內轉轉逛逛二個多小時後,我們決定撤離這裡,下一站決定去四季皆是景南翔古猗園觀賞江南古典園林中的梅花,繼續我們的新春賞梅遊。

2021-02-14下午,上海南翔古猗園


南翔老街


南翔老街


南翔老街


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包

         從顧村公園出來,但仍搭乘地鐵十五號線回家,換了出行工具,開車直接前往南翔古猗園,因為已過午餐時間,直接先去古猗園旁的南翔老街吃南翔小籠包。今年新年倡導大家留在上海過年,造成的效果是,窄窄的老街小巷裡到處是人頭攢動,站在老街的橋上,四周黑壓壓的全是人,人群擠的不由自主的往前移,一看此景像,不想再去老街湊熱鬧了,也知道今天也不要再想去南翔幾家做小籠包名氣響的店了,在路邊隨便找了家還有位的小店,填一下肚子再說了,確實吃小籠包還是要找名氣響的老店,這家店的小籠包只能說一聲呵呵了。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南翔古猗園

        吃罷小籠包,來到小店對面位於古猗園路上的古猗園西北門進園,南翔古猗園來過多次了,這是一座春看牡丹、夏觀荷、秋賞彩葉、冬探梅的江南古典園林,一年四季皆是景。今天我們來這裡直奔主題就是來探梅的。一年日子是詩集,正月就是色彩斑斕的封面,走進古猗園,園裡的一片濃濃的年味,長廊中,成排燈籠高高懸掛,每一幢建築都在燈籠的映襯下溫婉沈靜。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立春後最值得期待的花事便是梅花開放。此時古猗園園裡,梅花疏影橫斜花欲放,各色梅花林立,飽滿的花苞似忍俊的笑靨,有的實在忍不住已經吐蕊,釋放出久久孕育的芬芳;有的還鼓著紅紅的腮幫,讓人忍不住懷想是明天還是後天它就將綻放;有的還是看不出色彩的點點,嬌嫩如水滴。作為我國十大名花之首,梅花以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不懼逆境、奮發有為的精神激勵,是中華民族中最具骨氣的代表性植物之一,德藝雙馨、鐵骨錚錚的梅花自古受文人青睞,而古雅的古猗園裡豐富的梅花品種著花繁密,在遒勁的枝上分外妖嬈,映襯著飛簷鬥拱、色彩素雅的亭臺樓閣。

       古猗園內梅花品種繁多,整個冬日,早梅、晚梅花開不斷,綠萼、宮粉、玉蝶,品種各有風姿,而最佳的幾處分別位於盆景園內、新園區不可無竹居後及暗香園內外,梅花廳前後,我們行走在亭廊之間,一步一景,聞香尋梅中,看到不同的梅景,更有梅花廳、梅花路、梅花窗以及梅花碑廊,點撥意境、提升韻味。而這個季節古猗園內疏朗淡雅的冬景,與梅的特質相輔相成,附庸著賞梅的風雅,讓我們賞到與眾不同的美景。在古猗園內隨處可見的「歲寒三友」松竹梅,搭配在一起,色彩、意境俱全,松竹常青、梅開五福、不畏嚴寒、氣節高堅。植於窗邊水畔的梅,一疏一漏、暗香浮動,與潔白的墻面、淡雅的駁岸又是最搭,幽靜曲水里澄澈的倒影也是好景緻。

      今年政府提倡就地過年,本地人不出省,外來者不返家,2021年上海春節假期人氣旺盛,這小小的古猗園內也是遊客眾多,特別是在梅景最漂亮的暗香園內外真的可以用摩肩接踵、人聲鼎沸來形容,再美的地方人一多就有點煞風景了,這是國內遊最大的問題,一看此景我們在這裡拍了幾張照片後還是起緊離開,來到園內的因仁堂茶室,泡上一壺茶,看著絡繹不絕的遊客,聞著幽幽梅香,悠閑地享受著新年明媚陽光,此刻覺得今年這種過年模式也不錯。

2021-02-15,上海植物園


上海植物園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上海植物園溫室花展

        繼續享受美好的假期生活,但不賴床,早起一看窗外陰陣陣,今天天氣不好,但仍阻擋不住對春光的期望,今天決定去以各種鮮花為特色的上海植物園賞花。開車從家裡出發,走中環,一路暢通,二十多分鐘就到了龍吳路,從植物園二號門進,植物園門票分二種,大門票十元,四十元的聯票則包含了植物園中的二個室內溫室園及蘭室、盆景園。買了四十元的聯票進園,雖天氣不好,但遊客不少。迎春色,醉春梢,上海植物園一直是上海人民賞各種奇花異草的地方,雖然現在有了更大、各種植物更多的辰山植物園,但因為上海植物園在市內,交通方便,植物園裡面又有很多很珍貴的植物,不同季節都適合前往。

        因為是專業類的公園,且各類植物眾多,在新年假期植物園有著獨特的展覽模式,為遊客呈現及盡多樣的年宵花卉,共同營造濃濃的春節氛圍。今年是牛年,展覽中還融入許多具有“牛”元素的植物,以突出“牛”年特色。而這些是在室內的溫室展館中展示的。因為二個溫室展館靠近二號門,進園後我直接進了溫室,先進二號溫室,一進溫室,先是一股暖流湧上身來,然後就是滿目的花團錦簇,二個溫室內好多都是很少看到的植物、花朵,看了指示牌,特別關注了一些「牛哄哄」的植物,有葉片似牛角的牛角隔距蘭、葉片似牛舌的牛舌石斛蘭;名字中有「牛」字的花葉紫金牛、矮牽牛(又稱「碧冬茄」)、蝸牛蘭、蝸牛秋海棠;好看又好吃的牛至、酪梨;名字裡沒有「牛」字、但是名氣卻很「牛」的達爾文蘭(又稱「長距彗星蘭」)、印度魔鬼椒、黛瑞安娜豬籠草等,除此之外,還有寓意「大吉大利」的金桔樹、「百年好合」的百合花、「壽比南山」的長壽花、「蕙心蘭質」的大花蕙蘭也紛紛登場,蝴蝶蘭、文心蘭、蟹爪蘭等許多走俏的年宵花卉齊聚一堂。在布展形式上,也是年味濃濃,中國紅成為此次展覽的主色調——從頭頂的紅色油紙傘,到紅色銀柳,再到花團錦簇的高山杜鵑以及嬌艷欲滴的紅掌……無處不透露著濃濃的年味。總之,展覽溫室給我準備了一場視覺盛宴,真是大飽眼福,流連往返!

       從小受的教育是不做溫室裡的花朵,不過在現實面前,我們眼中看到的溫室裡的花朵,大都嬌嫩鮮艷,讓人憐愛,因此做人不做溫室裡的花朵,但看花這溫室裡的花值得一看。

 


上海植物園


上海植物園

       


上海植物園蘭室


上海植物園蘭室


上海植物園蘭室


上海植物園蘭室


上海植物園蘭室


上海植物園蘭室

        在溫暖如春的室內展館走出來,溫差有點大,讓人一下子感覺回到了現實中,不過在溫室展覽館周圍,能欣賞到綻放的梅花及早櫻和白玉蘭含苞待放的景色,看到此景,一下子覺得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了。

        迎春色,醉春梢,上海植物園到處洋溢著新春的氣氛,來到需聯票才能入內的植物園蘭室,這是一座具有中國古典園林風格的大型賞蘭、養蘭場所,古色古香,走廊邊盡是根雕,油光亮麗,綠色懷抱,庭院特色,長廊貫穿庭園。中國蘭花有君子之風,高潔、素雅、脫俗,因而整個蘭室的環境景觀佈置也圍繞蘭花這一主題特色,不同於常規的園林景觀佈置,首先,蘭花是中國的傳統名花,代表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蘭室建築格局也是古典建築風格,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委員長生前專門為蘭室題寫了室名,蘭室中目前還收藏了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和日本友好人士贈送的一大批名蘭,共計300多個品種,分別為盆栽式展示區、自然式展示區、庭院式展示區,集盆載、自然和庭園式為一體的展示,營造了蘭花原始生態環境。可惜眼下這個季節還沒到蘭花盛開季,只能在江南深宅大院裡逛逛看庭院景觀了。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上海植物園盆景園

        從蘭室出來不遠就是不能錯過、也是需憑聯票入內的盆景園了,植物園的盆景園分樹樁盆景區和山石盆景區,樹樁盆景區中有一條曲曲折的混合結構遊廊,總面積為563平方公尺。遊廊將全區分割成多個小院,院內陳列各式樹樁盆景千餘盆。遊廊兩面空敞,下置圍欄,各院落有相對的兩門可出入。下雨天或烈日當空時,遊客在廊中就可以觀賞到兩旁院落中的盆景。區內的勁松院的松柏類盆景有五針松、羅漢松、黑松、真柏、檜柏、金錢松、矮紫杉等樹種,蒼松翠柏、古樸素雅。花果院的花果盆景有梅、榆、紫藤、海棠、石榴、紅楓、火棘、胡頹子、臘梅等樹種。小型、微型盆景展覽原來是在一座名四景軒的仿明清建築內。軒為混合結構,面積322平方公尺。軒中陳列的都是在數寸方圓的小盆中栽種的各種小樹樁,遠望猶如掌上之物,近觀卻有曠野林木之姿。 1995年移小、微型盆景於展覽溫室內。溫室為八角形,混合結構,面積443平方公尺。而山石盆景區的水石盆景館系仿明清建築,混合結構,面積449平方公尺。入口處有長達7公尺的以斧劈石製成的桂林山水盆景,氣勢雄偉。館內陳列以斧劈石、英石、石筍、鐘乳石、太湖石、浮石、砂積石、海母石、蘆管石等各種石料製成的水石盆景共28盆,把各種山川奇景盡收於咫尺之間。中國盆景的自然美主要表現在植物和山石的自然形態上,眾所周知,海派盆景獨步武林、享譽海外的精神在於精緻的造型、精細的養護,最重要的是,符合當下健康、積極的審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派盆景兼收並蓄、博才眾家之長,方成大器,盆景園裡同樣也是年味十足,這裡的蠟梅和梅花也開得正好,盆景梅株型適宜、疏影橫斜的花灌木,正與粉墻黛瓦、飛簷鬥拱的建築相互映襯,建築是靜置的背景,花是靈動的畫面,一年四季花與葉的輪回,都是一幅幅畫作。如果喜歡園藝藝術的話,來這裡面觀景賞花一定不會失望的。

     上海植物園內,最佳賞梅處為薔薇園(百色路的三號門入口),但此刻天色越來越陰沉,風也越來越大,有下雨的感覺,在欣賞了溫室裡的奇珍異花和蘭室、盆景園瑰麗的山水園林景觀後決定選擇離開了。

      新冠疫情雖然阻礙了我們離「滬」的腳步,卻阻擋不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別樣的新春賞花遊讓我們充滿欣喜,也感受到溫暖的濃濃牛年氛圍,看來這個別樣的新年假期這樣的過年模式也不錯。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