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航海博物館是上海為數不多頂著「中國」名號的博物館,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航海博物館,這座2010年才投入運營的新博物館,幾乎覆蓋了一切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在這裡,既有按照鄭和下西洋所乘寶船的1比1實船,還有現代化船隻模型,參觀者可以透過互動環節學習打水手結等海員必備知識。在這裡,參觀者彷彿不停地在古代與現代間穿梭,感受不同的航海時代。你想不想一起走進去看一看呢?
中國航海博物館
在高層建築不算多的臨港新城區域,遠遠就能看到兩葉白色的風帆,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中國航海博物館。它由一座兩層基礎建築和兩座側翼建築構成。在兩層基礎建築上矗立起的兩座約七十米高的鋼結構中央帆體,是整個建築的亮點,其建築外形猶如兩葉白色風帆,凸顯海洋主題,新穎而富有視覺沖擊力。
遊玩指南
館內展區分為三層,第一層設置了航海歷史館、船舶館、海員館,以及漁船與捕魚專題展區;第二層設置了航海與港口館、海事與海上安全館、軍事航海館,以及航海體育與休閑專題展區。博物館還建有天象館、4D影院和兒童活動中心。
建議的遊覽順序是進入後可先搭乘扶梯下到一層開始參觀。館內週末和假日設有免費講解服務,通常每個展廳上、下午各有一次,建議跟隨講解員的講解依次參觀,這裡的講解員的質量非常的高,不僅可以將大部分的航海史輕松闡述,館內的各個展品也是如數家珍。
博物館在每年5月18日的國際博物館日、7月11日中國航海日等特定日期對公眾免費開放。
初印象
踏進博物館的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艘完全依照古法工藝製作的福船。這艘船的建造依據歷史文獻記載完全按照古法工藝來進行,船蟬處有兩層蟬樓,並有可升高的甲板,三桅三帆,主桅高26.6公尺。結構採用了榫接連接和水密隔間等我國傳統的造船技術。
福船是我國古代四大船型之一,也是最著名的海船船型,據專家考證,鄭和下西洋所乘坐的寶船就是福船船型。
這艘船,其價值不只是讓遊客看看熱鬧。最主要的是它還可以登船遊覽,親身參與到各種互動活動中。
福船前的區域特別產出了我國自主設計完工的航母、驅逐艦等主力戰船,看的讓人心潮澎湃。
航海歷史館以時間為主線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展區;以技術副線為隱線,通過對浮力渡水、獨木舟、木船、帆、槳、櫓、舵、指南針等造船和航海技術的介紹,展現中國航海技術的發明與演變過程。
來到這裡不止說是孩子們可以成長很多見識,就連大人其實一樣也可以了解不少航海方面的歷史和史實。
一艘由純黃金打造的春秋大翼戰船,做工真的是超級精緻!仔細一看就連甲板上,船艙內的士兵的動作都是栩栩如生!
不遠處的《大明混一圖》是現存最早的,由中國人繪製的,尺寸最大的彩繪世界地圖,也是迄今為止所能見到的最早描繪非洲的世界地圖了。原圖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彩繪絹本,但已不適合展出和複製。該圖的復製品世界上僅有四幅,可謂極為珍貴。
船舶館分為船舶結構與設備、船舶製造兩部分,透過船舶結構、設備及建造的展示,清楚了解船舶的構造及船用設備功能。同時,將互動、環境模擬、觀眾參與和文物、實物結合。
展示船舶結構時,製作了1:6大型萬噸級貨輪高模擬剖面模型,船長約25米,高度貫穿兩層展示空間。
以《船政》這本書為依據,以1:2比例復原了明代快船。
海員館主要展示了反映海員工作和生活情況的實物、文獻。
還可以通過對館內航海模擬器的操作,來到這裡的遊客完全可以體驗一回當船長的感覺
航海與港館主要展示了海洋環境、從古至今各類保障船舶航行的儀器、儀表等技術資料,包括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無線電航海等。同時,展示了大量反映港口與航道的文物與實物。
海事與海上安全館由海事及海上安全兩大獨立展區組成。通過實物及輔助圖文展示海事沿革與海事監管執法
海上安全館透過實物、模型、多媒體、電子地圖等展示海上救援、海上打撈、預防海盜專題內容。
軍事航海館展示了非常多的各類軍艦模型、海軍軍旗,這裡不僅是孩子們的最愛,就連成人到了這裡也是寸步難移,各種精細的模型和艦船實在是讓人心動不已。
而潛艇區對於軍事愛好者來說,也很有吸引力,這里以潛艇剖面復原為主場景,讓遊客進入仿真潛艇內,可以觀測潛望鏡,對焦模擬,測量距離,還能模擬戰鬥情況呢。
而互動也是博物館的重要功能之一,相較於文字、圖片、實物展覽所體現的單純灌輸性和說教性,互動式體驗改變了以往單方面說教的形式,可以讓大家實地體驗,從而對展品的功能、時代產生切身感受。
在航海博物館裡,類似的互動式體驗隨處可見,只要你有興趣,現場工作人員就會教你打各種水手結!
每年重要的假日場館會不定時進行室外互動體驗,孩子們有機會可以嘗試透過操控遙控帆船進行模擬船隻出海的感覺。想要預約和了解更多的精彩活動,可以關注“中國航海博物館”,並在“活動預約”菜單中預約。
博物館內還有專為兒童設計的兒童活動中心,看累了的孩子們就可以到這裡嬉戲玩耍。在豐富的互動體驗中,了解船舶、海上航行、碼頭運輸的一些知識。
這裡面有逼真的模擬駕駛,小小搬運工、虛擬水族箱、海底潛望鏡、模擬駕駛器等……沒想到在博物內竟然還預留這麼大空間的兒童活動中心,可謂是相當的貼心啊。
甚至還可在角色屋內換上航海主題服裝,變身「船長」、「美人魚」、等,與父母一起拍攝大頭貼。
位於二樓中庭的購物區可以尋找到較小的艦船模型和周邊,滿足想要收集一些景點戰船或航海紀念品的遊客.
一層設有用餐區和咖啡店供遊客進行適當的補給和休息。
特別推薦 1
目前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辦的「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是國內首次「泰興」號沉船主題的大型展覽。
「泰興」號沉船又被稱為東方的「泰坦尼克」號,它是考古發現最大的中國木帆船,也是目前打撈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
展覽區分為啟航·觸礁、探險·打撈、拍賣·回購、研究·復原四個部分,深入揭示「泰興」號沉船的前世今生。展出的400餘件打撈出來的瓷器完整呈現「泰興」號出水德化窯瓷器的整體樣貌。
特展區還有來自宋、元、明、清乃至當代的100餘件德化窯精品都在這裡同期進行展出。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1月3日,對於這艘東方「泰坦尼克」號感興趣的小伙伴不容錯過
特別推薦2
位於展館3樓外的臨展「紅色記憶 藍色航海: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特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特別展出。展覽共分六部分,分別為「開天闢地」「海員丹心鑄海魂」「船行萬里通寰宇」「人民海軍駛重洋」「根與綠葉共命運」及「圓夢中華」。(據悉目前該特展已經結束,圖文僅供參考)
展覽集合展品110餘件/套,從20世紀初留學生、海員、航運、海軍及華僑華人五個維度來展示中國航海事業建設取得翻天覆地變化,向觀眾講述中國紅色航海故事,弘揚紅色航海精神。
展覽用史料和文物概括、凝練地展示在中國人民海軍不畏艱難和犧牲、堅持護航前線、維護國際航運貿易及海外僑胞安全等動人故事。
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展出反映當代航海重器裝備模型。包括30萬噸超大油輪、21,000箱集裝箱船中遠「宇宙」輪、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055型飛彈驅逐艦首艦「南昌」艦、075型兩棲攻擊艦、094型核潛艇等船模。這些航海重器是中國造船業騰飛的重要實物見證,也是中華民族實現「海洋強國」重要的物質基礎。
可惜展覽日期是限定的,可能晚去的小夥伴來不及看到展出的內容,所以特別和大家分享一下展出的內容,當然中國航海博物館本身同樣會不定期的舉辦眾多的特展,感興趣的朋友記得及時關注「中國航拍博物館」的推薦。
後記
地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新城申港大道197號(近滴水湖)
開放時間:
9:30-16:00,15:30停止入館,週一閉館(假日除外)
票價:成人30元/人,學生票15元/人,60-69週歲老人10元/人,1.4m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離休幹部、殘障人士、海員、烈士家屬、消防員、博物館協會會員免費參觀。
交通指南:
大眾運輸:
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2號口,並換乘「1096路」至「環湖西二路申港大道”站,步行至中國航海博物館。
自駕路線:
外環線S20(浦東機場方向) → S2滬蘆高速(東海大橋方向) →臨港新片區出口,下沿申港大道直行至中國航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