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1.29日去了外灘後,回來喉嚨就不舒服,還以為得了肺炎,四次去醫院檢查,指標都好的,就覺得不舒服,而每次出門買吃的也發現小區門口政策的變動,從疫情的宣傳- -自我隔離--登記購買口罩---挨家挨戶發出入證--量體溫---某天還拉起了四國語言的橫幅,目前疫情控制的還可以,天氣也漸暖了,因此也想再走下外灘,看看與上次有啥變化!
早上10點出門,虹橋鎮出發, 以71路公交,步行為主,5:30點在豫園站坐地鐵10號線回家, 7.5個小時15公里我的所見所聞。 (比上次多了半小時)
2020.3.20日的路線:虹橋鎮--虹梅路--虹許路71路站---上海展覽中心站下開始步行,沿經陜西北路--南京西路- - 人民廣場--香港名店街--迪美購物中心--上海音樂廳---南京東路--外灘(外白渡橋--十六浦)-- 人民路---丹鳳路---梧桐路- -豫園。
2020.1.29日的路線:虹橋鎮--虹梅路---老外街--虹許路71路站---上海展覽中心站下開始步行,沿經陜西北路--南京西路--南京東路--外灘(外白渡橋--十六浦)-- 外馬路--老太平洋--中山南路--東門路--中華路--康家弄--四牌樓路--方浜中路--豫園 。
小區地處虹橋鎮,離鎮政府50米,房子是政府部門員工的福利房,所以上海本地人居多,截止2019.12.31日,虹橋鎮有境外人員28841人,佔實有人口16% ,韓國人日本人挺多的,所以當境外疫情開始嚴重時小區內拉起四國語言的橫幅也是必須的
信箱和大樓門口也都張貼著預防提示和宣傳
天氣不錯,老人也出來曬太陽了!
到處拉起了橫幅提醒大家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
小區門口有工作人員看守,進門要測體溫,外來車輛也不能進!
與上次相比,路上行人,車輛也增加了
銀行也開門了,門口提醒需戴口罩才能入內
小型菜場也開張了
美發也開張了,門口有消毒水,登記理發
老上海小點心一直營業無休 ,自帶回家產品豐富了,有小混沌,大餛飩,饅頭-----
小店門口都張貼了疫情期間衛生防控通知,承諾書還有溫馨提示
飯店也營業了
之前公園只有帶著口罩的在跳舞,現在小孩也出門遛彎了
虹橋基金小鎮也登記入內了
虹梅路上快遞小哥也多了起來
小聚喝咖啡的---房產仲介也開始接待了--
甜蜜也開始整裝待營業了
這次疫情,上海的每個小區門口都支了帳篷無接觸配送 --
這次疫情,快遞小哥的功勞也是大大的
老外街也是工作人員把守登記入內,只有店家工作人員和預定吃飯的才能入內
有售票員(哈哈,小時候的願望就是長大了是這樣的)的71路車,車上人員也不多,但都帶了口罩
上海展覽中心
威海路的小區
新長髮栗子店已開門了
上次經過美心點心,排隊的人要多,可能現在疫情好轉了,自由度寬鬆了
可能青團上市,王家沙門口兩側排了長長的隊伍
給小貓清洗
南京路上的店都開了,門口都標貼帶口罩的宣傳語
梅龍鎮酒家
I Do
靜安別墅: 大門也是有門衛把關,外來人員不能入內
星巴克旗艦店
廣電大樓
南京西路上的公車站
剛好是午餐時間,由於要登記,所以門口也都在排隊等餐
上海長徵醫院
高架下紅綠燈
上海歷史博物館 :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志性博物館(原地址為上海美術館已搬遷至中華藝術宮)
塔台呼喚 do you copy
上海沐恩堂 面對人民廣場,屬基督教美國衛理斯教派, 又名「慕樂堂」。建築外觀是美國學院復興哥德式,磚木結構。塔樓頂部安裝著五公尺高的霓虹燈十字架。 「沐恩堂」,意為沐浴於主恩之中。前身為美國教會監理公會設的監理會堂,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
人民公園 已開放,需隨行碼 身份證 量體溫後登記進入
過街地道去人民廣場,突然想起已好多年沒有逛過人民廣場了。當鮑師傅糕點剛火時,排隊人員超多,而且地道口,地鐵口都是黃牛
香港名店街: 印像中的繁華,是經常週末約去逛買衣服買小商品,突然才感覺時間過的真快,一眨眼,已有很多年沒有去了
吃飯的點,這家店還是挺受年輕人喜歡的,相對人多些,其他店人比較少
迪美購物中心出入口處
人民廣場的鴿子
天氣暖和了,歡樂玩耍的孩子
上海市人民政府
天圓地方的上海博物館:創建上海博物館的創建於1952年,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公尺。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看展的人還是蠻多的,大家有序排隊登記量體溫進場
大世界:遊樂中心,由「遊樂世界」、「博覽世界」、「競技世界」、「美食世界」四個部分組成,推出八大系列的遊樂項目。上世紀90年代初推出的“競技世界”中的“大世界擂臺”及“吉尼斯紀錄擂臺”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絕技高手,創造了世界和國內眾多的“唯一”和“第一”的紀錄。強烈的海派文化色彩,追求時代氣息的娛樂設施,吸引成千上萬的海內外賓客
剛來上海時,印象最深的有哈哈鏡,去年朋友工會免費門票也有幸參觀了改造後的大世界,現代海派文化---另外哈哈鏡多樣了,不過已沒有了剛來上海時的欣喜,新鮮和激情了!
上海音樂廳:原名南京大劇院,建於1930年,當年3月26日開業,1950年更名為北京電影院。 1959年再更名為上海音樂廳至今。從原址整體平移過來的,完好地保留了原貌。歐式風格的建築,氣派十足;幽雅莊重的裝修,上海音樂廳很典雅。目前整體修繕中。
大跨距的圓頂還原了真實的音色,配上極佳的音響設備,音色豐滿,樂聲圓潤,效果驚人,之前有去聽過瑞士的交響樂,很震撼!
往年春天我會偶爾的去上海音樂廳廣場去看櫻花(文藝的地方看櫻花飄落是不是很浪漫)這次也特地想去看下櫻花,但音樂廳在整修也沒有看到盛開的櫻花,有些些遺憾!
旅遊巴士上人也特少,自拍的小紅帽帥哥沒忘與上海規劃館一次合照
辛勤工作的護花工作者
網路還沒的時候,常常回去福州路逛逛書店,現在有創意特色的書店也已遍布各地了!
南京路步行街
比起上次去,人已多很多了
以往去南京東路就會去沈大成吃一碗小吃,一般都坐滿了人,這次點了熏魚麵,熏魚超多量,面有點少。
步行街上兩側的長凳上都坐滿了人
蘋果店
南京路步行街一側一排的宣傳影片
看到投籃,就會想到Kobe!絕望,前段時間看了兩個半小時的科比追思會《生命的禮贊》的直播很感傷! 這次疫情很多人也一眨眼就離開了, 因此今年 好好活著 應是最實用的一句話
中俄商品城 :擺滿了俄羅斯的特產巧克力,套娃----, 有點想念那個漫天飛雪的小國了------
外灘 陳毅廣場 人也多起來了
與上次的外灘人煙稀少相比,這次明顯很多人了,有拍婚紗照的,有cosplay的,有推著輪椅的,有帶著娃的------除了帶口罩外與平常差不多,上次還能見到老外,這次幾乎沒有見到老外---
在不久的將來就再也見不到的弄堂了
走了一圈,差不多居戶都已搬離了,偶爾門掩著,偷拍了幾張
「疫」言九鼎----誠實,不僅是美德,更是法律責任
曬太陽的留守狗狗
看到這髮廊,是不是一下子回到了八九十那個年代-------
在老弄堂溜冰-----
在老弄堂遛狗
健康 快樂 富足
安踏旗艦店的設計中國韻
城隍廟
福祿壽喜的米奇
恢復了寧靜的豫園
豫園入口處大門(豫園地鐵站)
建設中的城市一角
豫園站上的10號地鐵
出來遛彎的大狗狗和背包裡的小狗狗
夜幕下的老外街
自從遊外灘回來後,2.5日晚上喉嚨疼的厲害,癥狀與肺炎相似,第二天一早就去附近的中醫院,醫院已設立專門區域看感冒發熱等癥狀,那天CT 驗血後排除肺炎,配了藥回家, 一星期後還是不見好,又再去,但中醫院已經被通知不接診得去有授權資格的醫院, 因此第二天去了附近的六院,已設立了小門,進門量體溫,寫承諾書----,五官科已停診(醫生說全上海五官科都停診了)我就掛了呼吸科配了消炎藥,兩週後還是不見好,期間也在附近的藥店配了藥, 後來還是不放心,還是再去六院,這時已需預約,然後掃碼證件進入, 等候區也是相隔而坐, 配藥後還是不見好,最後改去中醫院龍華醫院----四次去醫院,但問題還是沒解決!
後來又去家附近配了藥,然後又去推拿,目前已緩和了---
以此記錄下疫情下生病後的無助與折磨,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平時還需強身健體,學些中醫知識, 飲食運動調理身體!
Summary :
上次去是新年裡,上海政策也只有宣傳,居民大都自覺的在家,街上行人比較少而且在路上相隔也比較遠,走路也是快步走,而且神情緊繃警覺。隨著疫情的加劇,政策的嚴控,得到了緩解,大家也都開始出門了,幾乎都還是帶著口罩,但神情不那麼緊繃放鬆了。
希望早日解禁,恢復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