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遊日記 【中國航海博物館】聽一聽海的故事,感受一回航海的魅力。

【中國航海博物館】聽一聽海的故事,感受一回航海的魅力。

上海有這麼一個博物館,
位於神秘的滴水湖,
這裡是熱愛海洋的人每年必來的展館。
因為會有很多贊不絕口的特展和珍惜的藏品,
等待你一次又一次的發現~

一個特展,就會讓我有一次來打卡的理由,
這次的特展,是「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展~

中國航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南匯新城,也是第一個國家級的航海博物館。第一次前往南匯新城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這片區域濃鬱的海洋文化主題,不僅是航海博物館這個標志性地點,更有海事大學等專攻海洋類的學校,再深入便是上海的海邊,也可跨過大橋,去遙遠的洋山深水港…有太多關於海的故事,在這片土地,那我們今天,就先從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始,講講這裡的故事~
雖然對於我這個常客來說,是沖著特展去的,但還是依照博物館最佳的順序,給大家介紹下航海博物館吧~



博物館之寶



來到中國航海博物館,首先被震撼到的一定是他氣勢磅礴的外觀,如同兩葉啟航中的巨大風帆,遨遊在大海之上。身臨其境,可能是我每次到博物館來的最大感受,所以我相信所有來博物館的人都是同感,這漂亮的外觀,是博物館的一寶。

博物館的另一寶,便是在我們隨著人流進入場館後的第二次震撼了。場館的設計是先上二樓,從最中心最佳的位置看鎮館之寶-明代福船。然後再下到一樓依序參觀場館。

不得不說,足足有四層之高的明代福船,真的是最震撼,坐鎮在最中心的場館位置,這艘一比一還原古代福船的模型,也讓大家見證了中國古代海船和歷史悠久的航海史!

如今上福船體驗很自由,但我也不去湊熱鬧了,正好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的看看福船的體型和細節,三樓的觀賞位同樣精彩,千萬不要錯過了~



航海歷史館



航海歷史館,顧名思義,講述的是中國的船舶和航海的歷史。這是我比較喜歡的場館,因為這裡能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了解人類初始接觸水、船、海洋,一步步發展至今的故事,層層深入,還有寶藏藏品,格外精彩。

從羊皮筏子,開始了整個船行江河的故事,最早的人們利用浮力,開始了江河漂流的故事,也開始了水面的生活勞作。

雖然古代的船,甚至只能稱為舟,是那麼的簡單,但支撐了多年的人民的生活。而瀘沽湖依舊能看到這種“獨木舟”,看似粗簡,但當地人依舊使用他們在河裡捕魚捕蝦。

航海博物館還有一個非常貴重的寶物,便是春秋大翼戰船。這艘戰船是黃金製作,完美的詮釋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戰船。
從船的細節和規模來推測,當年吳國經濟力量和生產技術水準都相當不錯。

下一個場館中,放著非常多精緻又漂亮的船模型,這些都是發現於泉州灣的古代沉船的模型復刻,屬於福船。仔細觀賞,模型船非常精緻,設計精美,復刻足以體現當時的輝煌發展。

1992在長樂顯應宮出土的巡海大臣泥塑像,彷彿像鄭和及隨從下西洋的原型塑造。且鄭和每次也是從福州長樂起航下西洋的~

有窗展示的是整一個船舵,這是在長江口打撈的,與南京明代「六作塘」相似。保存如此完好的船舵,也是很少見的。

中國的各個藝術成就都在國際上非常出眾,所以不僅從各種雕刻、瓷器等,都受到了外國的喜愛。出口外銷是當時很流行的貿易方式。很多瓷器的風格還是中國為了配合國外的喜好而製作。

外銷銀器也是熱銷產品之一,精湛的工藝、多樣的造型,物美價廉,受到西方人的喜歡。例如這19世紀的銀塹鏤空花卉紋碗,就當年來說是非常精緻的。

時間敘述到鴉片戰爭時期,這是個悲痛的年代,和國外貿易的來往,也帶了一些列強的慾望。正是悲痛的歷史振奮了國人,開始大力搞自己的造船事業。

展館許多精美的船模,都讓我們在回顧精彩的歷史。展館正中的船模是伊敦輪,蒸汽動力郵船,是中國近代使用的第一艘商船。

一艘處於近代展廳外的船隻,是1949年渡江戰役解放軍所使用的木船,是國家一級文物。



船舶館



了解歷史後,我們漫步來到船館,這裡,我們來看看船是怎麼建造的吧。這個場館也是非常人氣的場館,人很多,親子的更多,大家都熱衷於此。

四個不同的船頭,代表的是不同設計不同作用的船頭,他們會使用在不同地域的輪船上,如果深入了解就會發現人們在航海技術上的厲害了。

展廳裡最矚目的便是整一艘大船的模型,而中間有個刨開的截面,從各個角度展示真實的船上的工作、存貨、船員的生活等,模型的精緻也讓我們感慨不已。

這裡可真的是孩子的天堂,都在體驗處沉迷了,久久不願離去。博物館最好玩的就是這種寓教於樂的模式,笑容永遠掛在孩子臉上。

圍繞船體的附近都是各類船舶中的內部結構和主要工作的配件,雖然我們看來不一定能懂,但精密程度可想而知。

海上救援設備也是船舶的一部分,氣墊船、滅火器、救生衣等都在此類。透過知識的普及,我們才知道救生衣設計為橘色,是熒光有明顯容易被發現,另外,有一種毒海蛇是橙色的,鯊魚會避開這種顏色而行,這樣漂在海上的人會非常安全!

另一展廳還有一艘大木船,是明朝的快船。以1:2比例復原。這艘木船,兩側都安裝有披水板,我們從解剖的一次看到內部細節,大家更快了解船隻製造工藝。

身為工業科的妹子,這麼漂亮的船體圖讓我感受到了藝術之美。透過這一張張工程圖紙,才有了一艘現代的船隻,彷彿一場魔術。

雖然我們無法到船廠去參觀,但這個可愛的模型,還原了造船廠忙碌的盛景。我們一個個的參觀,一個個的看船一步步從0到1,這個過程也會讓人感動。

焊接的體驗館終於開放了,這裡也是小朋友的天堂。雖然他們不一定懂這是在幹啥,但看這些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努力焊起了一條線,也收到了大家的鼓勵。



海員館



說完船舶的建造,就要說說航海的主體-人啦。海員作為一份職業,從古至今,經歷了各種發展,伴隨了海洋事業的蓬勃發展。航海事業靠他們,他們也是航海事業的見證者。

海員,作為航海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來了解下他們的航海生活。日常聽說海員,也就是新聞或紀實片說到的一出海都好幾個月的海員,實在是佩服他們的艱辛。

船舶上海員的房間,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小空間裡,很是不容易。

航海駕駛的模擬器,能夠在房間裡感受船長開船的視角,雖說場景是城市內,但實際暈船的感覺已經撲面而來,很多人待不了多久就撤了~

人氣體驗項目打水手結,終於開放啦,好多孩子排隊想進去體驗,有專門的的老師教學,他們也玩的不亦樂乎。其實只要認真,各種結都不在話下的~



海事與海上安全館



走過一樓的展館,我們來到了二樓,和一年前比,海上安全館重新開放啦~內容非常豐富,從各個方面和角度講述了和航海息息相關的海上安全問題。

其實,中國的水上的安全事業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據文字記載,周代就設立了專門管船的官員,算起來也有3000年的歷史了。

不斷的發展,不斷的革新,和海事、水上相關的職位、條例、證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全面,如今更是有很多部門、公司等維護海上航行,並實現全球一體化,還是很厲害的。

海事安全裡還包含了島礁上的燈塔,指航燈等,這些都是指引正確航線的必要品。開始我還沒看懂,原來有一種看似是棱鏡一樣的竟然是燈塔的燈裡面的組成部分,就是這麼復雜的設計才會有各種射線。

說到海上航行就一定要說下海上測繪了,就算在古代沒有專業儀器的時代,聰慧的勞動人民用了他們的方法測繪出了原始海圖,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最遠測繪到了好望角,為後代提供了重要的數據。

展覽中還有一些特殊地區的特殊紀念,例如南海群島的礁石等,都有人們到達後的紀念意義。

海上搜救也是航海安全很重要的一環。現在海上救援體系非常完善,也幫助了每位在海上從事工作的人提供了重要後援。其實救援不止是工作的範疇,包括一般人的旅遊等,都是涵蓋在內的。

最後還說了深海尋秘的部分,這也是現在各國都努力在發展的方向,大家都想看看海洋最深處的奧秘,也希望以後有更多精彩的發現分享給大家。



航海與港口



在展覽的最後篇章,我們來一起了解航海技術和港口相關的故事吧~每一部分的展覽都對於航海是非常重要的,都是航海事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舊物件很多,都整齊擺放在櫥窗中,這些,都是歷史長河中對航行進行安全保障的儀器,雖然儀器在革新,但功能和需求一致,天文鐘、六分儀、八分儀,讓我們見識增長。

很多船隻的設計,也是關乎港口的安全,例如挖泥船。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下洋山深水港,這個港口的建設到發展到現在成為重要港口,是經歷了很多的故事的。

最後的最後,是各種場景的再現,有一些我們懷舊的過去,曾經上海港口的繁榮之貌。

這是現在天津港口的繁榮的景象。

上海洋山深水港,這個我一直有在推薦,離上海也很方便,特別是都到了滴水湖了,直接上東海大橋就能到達,一定要去看看現在國家的深水港的磅礴氣勢。

<img src=\"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0100212000922kep4BEFE_W_671_0_Q90.autg?procx

還有一個港口就是吳淞的國際郵輪碼頭,如果早年有坐過日韓遊輪的話,是有看到過郵輪碼頭的氣派。考慮到大船穿不過黃浦江的大橋,所以在長江口建造了這個郵輪碼頭,也對郵輪國際旅遊創造了很好的出發港口條件。



遠帆歸航「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



真的想要吹爆航海博物館的特展,每次的特展都格外的精彩,讓我們意猶未盡。而這次剛到一樓的時候,我就被深深吸引了,特展是「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展覽啊!

一早到人還不多,我能靜靜的賞一會展覽了!一般到了11點以後整個博物館人都會很多。

故事開始於清代,這是一艘商船“泰興”,也是當時最大的遠洋木帆船。 1822年出發,但不幸的是,在前往印尼的路上觸礁沉沒,當時船上除了通商的產品外,還有將近2000人。

當時這艘船的貨物可是涉及了方方面面,陶瓷、絲綢、茶葉、香料等,船隻為了躲避海盜臨時改變了航線,才導致了沉船事故的發生。

古老的航海羅盤,一看就充滿年代感,這也是以前航海的必備品。

復原的「泰興」號商船模型,當時還有貨艙陳列了絲綢、茶葉、瓷器等貨物的樣子,還是很壯觀!

而後,故事要發展到打撈了。 1999年澳洲一家公司根據當年另一艘船「印地安娜」救人的記錄推測了方位,最後在海底發現了「泰興」號,並打撈出了35w瓷器,品類繁多,精美無比,簡直是藝術的盛宴。

最開始,這些德化瓷打撈上來後因資本拍賣流入了國外市場,不少華僑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才幫助國家收回了這些瓷器,所以這場回歸之旅也被稱為“遠帆歸航」。

展覽展出的瓷器品類非常豐富,圖紋也非常好看,如果喜歡的小夥伴,真的能陶醉於此,靈芝紋、花籃紋、花卉紋、錦地開光等,讓人賞心悅目的中國瓷器。

打撈的瓷器大多是德化瓷器,德化白瓷在世界市場也有「中國白」的美譽,因為其釉面在光照下隱現出乳白色。

當然,還有很多瓷器被發現,這些都是古人的精湛技藝,也算是完好的回歸故裡了!

德化是當年中國三大瓷都之一,也正是這艘東方「泰坦尼克號」的打撈,讓我們在2021年的今天,能看到200年前的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後人感嘆。



有趣帆船小體驗



航海博物館的體驗感真的是滿滿的,親水平臺有特設的帆船模型訓練,這是喜歡航海的人都會想要來打卡一次的有趣體驗。我參加的這場親子家庭很​​多,看來孩子假期都會喜歡這樣寓教於樂的項目呀!

先給自己貼好航海小標簽,領好自己的帆船,我們出發啦~

現場有專業老師教導怎麼操作帆船,要知道,如果瞎來的話,帆船模型是會翻船的哈哈~

今天天氣超棒,正好是放帆船的好時節,不過考慮到安全問題,孩子們都只能在階梯上遙控,船會由專業老師放下水。

在老師的指導操作下,很快,小朋友的帆船都順利遠航了,自由地遨遊在湖中。



【交通】



中國航海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新城申港大道197號(近滴水湖)
公共交通:地鐵16號線換1096路公交車或打個車10分鐘便可到達
自駕路線:外環線S20(浦東機場方向)->S2高速(東海大橋方向)->臨港新片區出口下沿申港大道直行到博物館



【營業時間】



9:30-16:00,週一閉館,假日除外



【門票資訊】



票務資訊:成人票30元/人,學生票15元/人,60-69週歲老人10元/人。
6歲及以下或1.4公尺及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國家綜合消防救援人員、公安民警、離休幹部、軍隊離退休幹部、海員、殘障人士、烈士家屬、全國醫學工作者、博物館協會會員憑相關證件免費參觀。
觀眾可透過「中國航海博物館」官方微信中「預約-線上購票」進行實名分時預約購票。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