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住在北京,對於大都市,我是沒有任何嚮往的。我的假期,會選擇走進大自然,與山川為伴,與溪海為友。
忽然,想去大上海看看了。
多年前,作為去蘇州旅遊的中轉地,我們在此小留過一日。想想,一別竟也近二十年。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天降福利,在今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奢侈的超長假期,不能浪費,計劃帶著父母,安排每月一遊。
大上海,以魔都之稱傲居長江三角洲的長江入海口,異域風情的古建林立,有著獨特的文化氣息,眾多金融機構總部設立於此,彰顯著其在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地位,被譽為「東方明珠」。
近幾年的新晉熱門----大上海的後花園崇明島,是中國繼臺灣、海南之後的第三大島,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的連接,現在可以自駕車直達,免去了我搭船的心理陰影。
週莊,多年前去過,印像模糊了,電腦的任性強制休假,也沒有留下任何的影像,這次,想一起再去看看。
大上海及週邊遊之旅計劃初現模型。
閨蜜團幾個人拋棄我的暑假上海之行,給了我超實用的參考和偷懶的機會,特別是餐館,感覺我連菜單都不用多看,就已經可以在幾個惦記的餐廳,分別點出來一大桌菜了。
之前的多次自駕出行,我們都是到了火車站或飛機站,有我家老司機坐鎮租車的。這次,老司機師傅上班不能陪伴,是我第一次自主租車自駕,心裡沒底。從攜程選了租車公司,選了最便宜的大眾寶來,出發前查詢相關的汽車圖片,查詢油箱開關位置、導航要用的手機支架擺放位置、後視鏡調整按鈕…,帶了兩個不同款的手機支架,忐忑出發。
又查詢了上海的限行規定,什麼外環內環高架的分不清,特意選了滬牌牌照的,哪兒都能去,省心。
初來大上海
高鐵站直接取車自駕,先回飯店休息。
傍晚,打車直接前往今天唯一遊覽的目的地----武康路。搭計程車太明智了,提前一二百公尺車就走不動了,根本沒有停車的地方,路口幾個方向都有警察在維持秩序,時不時的把擺拍到馬路中間的遊客勸阻回便道。
路口的武康大樓是武康路的標志性建築,是拍照打卡的熱門。我們從路口幾個方向不同角度,圍著武康大樓拍了一圈,又走進一層的長廊,仔細欣賞這一歷史名建。外觀的紅色墻體,三角形的窗楣,鐵柵欄的小陽台,濃鬱的法國文藝復興風格;大樓底層為東南亞風格常見的騎樓樣式,長廊可以行走,開了一些小商鋪;整體造型宛如一艘等待起航的巨大遊輪。
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百年曆史的名人路”,我們沿街而行,兩側有多處歷史建築,展現出不同的異域風情,這裡更是名人故居的聚集地,巴金故居、宋慶齡故居均位於此。路兩側整齊排列的梧桐樹,樹幹挺拔筆直,樹冠鬱鬱蔥蔥,樹葉婆娑多姿,讓人不禁想起了那個浪漫的「一句愛梧桐,種滿南京城」的美麗傳說。看來,不只是南京,大上海也被這撒滿了愛的梧桐眷顧到了啊!
閨蜜團推薦的餐廳「老吉士」就在武康大樓附近,我們遊覽過武康路,正好來這裡晚餐休息。算計著五點多到餐館,應該不用提前訂位吧,我們到時,透過不大的門臉兒,已經看到裡面密密麻麻的坐了好幾桌,引位的人考慮了一下,讓我們上二樓去用餐,還提示我們抓緊點時間吃。餐廳裡面空間狹窄,燈光昏暗,樓梯又陡又窄,桌挨著桌,椅挨著椅的,已經坐滿了人,只有樓梯口正對著一張小桌還為我們留著,別無選擇。除了必點的吉士紅燒肉,我們還點了吉士鹹雞、油燜茭白和腐竹熗蘑菇,主食蔥油拌麵。紅燒肉太甜膩了,嚐一兩塊尚可;鹹雞真是名副其實,太鹹了。菜色充分體現了上海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色。初來大上海,總要嚐嚐被本地人推薦,入選上海必吃榜的正宗的上海本幫菜館。價格小貴。
周莊
江南水鄉古鎮眾多,六大古鎮之一的周莊有它獨特的地位。週莊隸屬於蘇州市崑山市,蘇州城東南,與上海相隔七十多公里,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是全國第一批5A景區。租車自駕就是方便,我們行駛了一個小時,就到了週莊。週莊有多個停車場,多條進古鎮的線路,沿著河道走就可以隨意遊覽。
遊覽古鎮,有多種方式,可以“乘上搖櫓船,做一場水鄉夢”,我們沒有選擇乘船,就沿著河岸閑逛,穿街走巷。整改週莊就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畫,環境幽雅,建築古樸。古鎮水路縱橫,明清老建築依河而建。四面環水,形成「井」字,構成了水鄉的神韻。有河有街必有橋,周莊橋多,是其特色之一,最著名的永安橋和世德橋,又稱雙橋,在畫家陳逸飛的筆下讓世人皆知。兩橋位置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是攝影愛好者和遊客絕不會錯過的取景地。
沿街巷兩岸林立著各種餐廳、小店鋪,蘇繡團扇、萬三蹄、絲綢衣物頗具有周莊特色,沒有購買計劃也讓人禁不住駐足欣賞。有著典故傳說的「萬三蹄」當仁不讓是最美麗的風景。從停好車放眼望去開始,到周莊古鎮的街街巷巷,到處都在販售。萬三蹄和萬三肘子,是周莊美食的代表。光澤油亮,包裝精美,招搖的擺放在店鋪的顯著位置。
商業奇才沈萬三的沈廳、張廳和眾多故居,為周莊增添了文化底蘊。沈廳、張廳果然氣派,層層進進的院落,雕樑畫棟,雕工精美,裡面的擺件、掛件也都是現代審美也推崇的藝術珍品。過去的匠人精神之作,真的很值得賞鑑學習。
我們轉了一圈,有些累了,正好發現了點評中看到的「萬三食府」。餐廳依河而建,二層的閣樓可以邊休息邊欣賞小橋流水風光。團購的套餐經濟實惠,包含了來週莊必點的萬三肘,還有清蒸白絲魚、銀魚炒蛋、河蚌豆腐湯,三人吃剛剛好。
畫家羅貫中曾有過這樣的評價:「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週莊集中國水鄉之美。」雖個人審美觀點不盡相同,周莊之美也終是無法遮掩的。
午後,返回上海,一路車少路平,看時間尚早,我們決定先小逛一下,再回酒店休息,選擇了相距較近的一大會址和思南公館。嶄新的紅灰相間磚建築的一大會址、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參觀的人三三兩兩絡繹不絕,是拍照打卡的不錯選擇。思南公館,位於思南路,是經過修繕的歷史建築集中群,開設有咖啡廳、飯店、花店等,集時尚與歷史於一身。上海市中心的停車費好貴好貴!
晚餐,去了閨蜜團推薦的另一家餐廳----瑞福園聯誼餐廳。吸取昨天的教訓,打電話訂位。七點多到了,還是小等了一會兒。直接點了幾個預想好的菜:田螺塞肉、蟹粉豆腐、麵筋、四季烤麩、沙拉、蟹粉生煎包,滿滿一桌,一直惦記的糖醋小排,據說早就賣完了。吃著撐了的晚餐,慰勞辛苦了一天的老人家。
大上海市內一日之必遊
多年前的上海之行,照片遺失,留在記憶中的不多了,城隍廟的小籠包是揮之不去的一個印象。城隍廟、豫園是大上海市內的必遊之地,今天的行程,我們不遠走奔波,就在市內遊覽。
城隍廟和豫園鄰近不遠,都在一個大的區域----城隍廟旅遊區、豫園商城裡面。據說,很多人知道豫園,卻只在豫園商城的商業區中游覽,沒有真正走進豫園。豫園商城很大,四面各個方向都可以進入,是集觀光、購物、美食於一體的一大片區域。
城隍廟是一座始建於明代的道教教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寺廟並不大,裡面香火很旺盛,香煙裊裊,進門處有免費取香處,輕煙三柱,略表心意,願一切順遂。
豫園是整個遊覽區鬧中取靜的所在。沒有了商業店鋪的市井繁華,是一處江南水鄉特色的園林,修建於明代嘉靖、萬歷年間,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園內亭臺樓閣,假山真石相伴相間,順著迴廊蜿蜒環繞,林木蒼翠,池水碧綠幽深。
雖已是深秋,江南的天氣依然很暖,樹木蒼翠茂盛,一片生機。正因是深秋,桂花香飄陣陣,帶來沁人心脾的快樂。
沿著九曲橋兜兜轉轉了一大圈,進入了另一個重要主題:品嚐大包小包小包小包。大上海的包子,有的是吃的,有的是喝的。
綠波廊的灌湯大包,二十五元一隻的價格不菲,排隊的隊伍卻時長時短,源源不斷。比手掌大的包子軟軟的,盛在盤子裡,小心翼翼地端著盤子走,皮薄薄的,裡面湯汁在隨著走路的步伐搖搖擺擺,好似隨時要找機會迸出來。我們很幸運地在附近找到了一個長椅,坐下來踏踏實實吃。之前看攻略的時候,人挨人的站著吃、蹲著吃,看來還是淡季好啊!吃的時候也要相當講究,先用吸管在包子上挑開一個小洞,散散裡面的熱氣,湯汁會順著小孔流到盤子裡一些,盤子一定要端穩,否則會順著薄薄的紙盤流淌下來,滿地都是,週邊滿地的油漬是提示。喝完湯汁,已經沒有什麼餡料,皮囊沒什麼好吃的了,看在包子好貴的份子上,不能浪費。已近中午,我們想在綠波廊午餐,進餐廳的隊伍,從酒店門口排出了一條帶拐彎的長隊,果斷放棄。轉過幾間商鋪,我們來到了南翔小籠包排隊的隊伍前,近二十年來,為數不多的依稀記憶,就是在這個轉角處排隊買小籠包。買好兩寶,打包回飯店休息了。
傍晚時分,再度出發,前往南京路。我們今晚的豐盛大餐選在了南京路的桂滿隴。時間早,下午休息得也很好,我們決定先逛南京路,再吃桂滿隴。
南京路,號稱國內步行街的天花板,兩側商店林立,放眼望去,現代建築與歐式老樓相加其間。有百年歷史的老百貨公司,也有新型態購物中心,各種餐廳、小店、食品店比比皆是。老上海雪花膏,佔據著地域小伴手禮的霸主地位。店鋪燈箱交錯輝映。
杭州餐館桂滿隴,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古法西湖醋魚、大煮乾絲、油爆蝦,每個都是經典,紅糖麻餈、乾炸臭豆腐也都是可口的小食,擺盤精緻漂亮。北京的桂滿隴一直惦記沒有成行,上海終於滿足了我的口福。
飯後再次走進南京路,華燈初上,各式燈箱閃爍,別有一番風情,彰顯著大上海的繁華與時尚。
崇明島二日遊
崇明島,是繼臺灣、海南之後,我國的第三大島,近幾年來越來越被人所熟識,是上海人短期度假的後花園。特別是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的修建,拉近了它與上海的距離,自駕過去很方便。
崇明島很大,可以遊玩的地方比較分散,主要分東、西兩個大的區域。我們先來到了位於崇明島最西端的西沙濕地公園和明珠湖景區。一路行來,崇明島好大啊,車少人少,環境幽美,空氣清新。馬路很新,兩邊是鄉村和田野,沒有高樓大廈,行駛在公路上,兩側是高速似的圍欄,不時出現的紅綠燈,才能想起這是公路,不是高速。
走進西沙濕地公園,放眼望去,就是大片水很多的濕地,整齊地排列著成片的大樹,樹根扎在濕地裡,樹幹挺拔,樹葉茂盛。我們順著木棧道向景區深處走,參天大樹漸漸換成了大片的蘆葦,穿梭在蘆葦叢中,棧道曲曲彎彎的,眼看著前面沒有路了,轉過一角,又是一條長長的棧道。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的植物氣息,使人忘了行走的疲勞。濕地裡最活躍的當仁不讓是小螃蟹,比在海邊沙灘上見到的挖沙洞的可大多了。品種不認識,看了介紹也沒有記住,反正不是常見到的大閘蟹、梭子蟹。隨意向濕地望去,都是小螃蟹橫沖直撞的身影。小小洞穴,是小蟹們快樂的家。這大小,以李大廚的標準,應該是可以用來當醉蟹了。走累了,棧道中間位置有供遊客休息的小亭子,圖片介紹著全球十大濕地。棧道盡頭,與長江咫尺相望。倚欄遠眺,心情舒暢。
西沙明珠湖,是距離濕地公園三公里的一個獨立的景區。這裡,我們選擇搭乘電瓶車環湖遊覽。環湖八公里的小路,風景秀麗,車行其中,穿梭於湖泊、森林、濕地之間,我們就像突兀闖入的外來客。每一處人造景觀都是在破壞它原始自然的美。
我們在離大門最近的一個電瓶車停靠點下了車,先扎進粉黛草中拍照。粉黛草,近幾年在幾個公園景區見到過,這裡成氣候的一大片還是讓我們禁不住扎進叢中各種擺拍。綠意盎然中,粉紅色總會給照片帶來驚艷。
從明珠湖出來,我們想在景區週邊找個地方午餐,這時感覺到了淡季的蕭條和淒涼,零零散散的幾家農家樂餐廳,都關著門。只好先前往另一個景區----東平森林公園。還好景區門口有一家餐廳,不是農家樂,是賓館帶的那種對外營業的餐廳,我們趕上了兩點半廚師下班前的最後一桌,簡單點了幾個菜。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兩個客人,被告知廚師已經下班了。暗自慶幸,我們到達的好及時啊。在這裡,品嚐了一種叫金瓜的小涼菜,酸酸甜甜的很爽口。
走進東平森林公園,再一次加深了對崇明島景區的第一感覺,好大啊!從各個方向望去,都是一望無際的美景和空無一人的小路。我們決定就順著進入的大門,挑選附近一小塊的區域遊覽。
樹木繁茂,空氣清新,花卉植物觀賞種類眾多,秋色初上,色彩斑斕。有很多遊樂項目和花卉園中園的標牌、燒烤區域提示,想想,在這天然的森林氧吧中,和家人和好友,盡情的徠徉幾日,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這一小塊區域,已經走得我腿沉了。
我們在崇明島是從西向東遊覽,東平森林公園位於中間位置,預定的假日酒店就在附近。提前沒有計畫好吃什麼,臨時找到的一家點評好的餐廳,已經滿座了。八一路步行街,好像一個小鎮的中心,有些店鋪和餐廳,我們點了肯德基回酒店好好休息,獎勵自己一個巧克力冰淇淋,從上海到崇明島,第一次自駕兩個多小時的出遊。
崇明島第二日,遊覽位於島最東端,長江入海口處的東灘濕地公園。
濕地灘塗中,由各色鮮花擺放的花壇鮮艷奪目,池中,荷葉綠蔥蔥的,可惜荷花已經敗落。電瓶車帶著我們到達景區深處,我們順著棧道往裡走,兩旁的格桑花嬌艷欲滴,走進百花深處,怎麼拍都是靚照。花叢中的風車小木屋,帶來童話的嚮往。池邊,有圈養的鴨、鵝,嗷嗷地叫,為美景增添了生機。東灘濕地公園是候鳥遷徙的必經之路,也是水禽的越冬地,景區隨處可見觀鳥、攝影提示,可惜,我們來的季節並不適合。
上海,歷史與現代
回大上海了!穿隧道跨大橋,一路暢行。
我們今天的飯店就在離外灘很近的南京東路。之前惦記的兩家餐廳都在飯店附近。地點好,換來的代價是停車不方便,飯店四周都是禁行,可能導航還不知道吧,我們圍著飯店四周轉了幾圈,哪個方向都無法進入。好不容易在附近的一個小街巷裡找到了一個停車場,24小時,一百二十元,好貴!但是也別無選擇!
進入飯店,一股幽幽的香氣迎面撲來,帶來心情的愉悅和放鬆。我們放下行囊,走出飯店,先解決午餐問題。閨蜜力薦的大壺春生煎就在飯店附近。我們走過去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餐廳三三兩兩仍坐了不少食客。我們把三種經典的餡料各點了一份:鮮肉、大蝦和蟹粉。沾一點醋,外皮焦黃酥脆而不硬,餡料鮮美充足而不膩。回來後,我和老公這樣評價:這是我吃過的最好的生煎包。而且,經濟實惠,價位絕對親民。剛才嘴急,吃完出門細看,才發現人家掛在門口的眾多榮譽:中華名小吃、中國金牌小吃、黃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金牌小吃一百強、米其林上榜、點評上榜,滿滿掛了一墻。
穿過一條短短的小巷,就到了外灘。
外灘絕對是大上海的代表。多年前的電影中,出現上海必然是以上海海關大樓的鐘錶建築為帶入的。風格迥異的萬國建築群訴說著上海的歷史。抬頭望去,對面的陸家嘴三件組地標,則彰顯著大上海的現代與時尚。一邊欣賞,一邊沿著黃浦江走走,我們來到了陳毅廣場。陳毅曾擔任上海第一位市長,其塑像威威英勇的矗立在外灘廣場上。
外灘,遊人絡繹不絕,但是比我之前見到的旺季景象好多了,沒有擁擠的感覺。照相也可以比較輕鬆的取景,不用大合照。有些遺憾的是,天氣不好,烏塗的不透亮,照片不好看。
見到了大名鼎鼎的和平飯店。這座百年的歷史建築,是外灘歷史建築群風景線上標志性的代表,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影視劇中頻頻出現,關於和平飯店的神秘傳說更是從來沒有停止過。
穿過和平飯店,哇,我們的錦江都城飯店就在旁邊。預定的時候只是注意到去幾個預謀中的餐館比較方便,沒想到,竟同和平酒店做了鄰居。
利用回飯店休息的短短時間,我又去買了閨蜜推薦的國際飯店的蝴蝶酥。附近有一家代銷點,不用排長隊,就是貴了一些。蝴蝶酥比手掌都大,奶香四溢,香甜的奶味讓人禁不住動嘴趕快去品嚐。吃的時候必須講究,渣子會落滿地的。
飯店小憩,傍晚時分再度出發,下午,我們又迫不及待地走進了南京路,穿越南京路去吃「老頭油爆蝦」。飯店位於南京東路,出門,向左望去就是東方明珠塔,往右走就是南京路。
因一個餐館惦記一個城市絕對是真實可能的。喜歡杭州,去過多次了,自從吃過同事推薦的“老頭油爆蝦”,更是每次去杭州的必吃大餐。這次行程,差點因「老頭油爆蝦」而安排了杭州一日行。後來發現上海我預定的飯店附近就有一家,興奮極了。我曾多次查詢過,北京沒有分店。我想,如果「老頭油爆蝦」在北京開店,我絕對會成為它的VVIP的。
再次踏進南京路。老上海雪花膏的攤位擺到了路中央的小亭子,每次路過都會被熱情的叫過去試用。這幾天,隨處可見這個老國貨,淡淡的茉莉香和桂花香,是我最喜歡的。我可不是旅遊小白,馬上網上下單購買了,送回家。
「老頭油爆蝦」好久不見。經典的必點:油爆蝦、乾炸帶魚,又點了西湖藕韻、蝦仁嫩甜豆、麵包不再誘惑幾個小菜,不改的美味,滿意,好像又來到了西湖畔。
外灘的夜晚,熱鬧非凡。東方明珠塔不時變換著色彩,各種色彩的燈光閃爍在各大建築上,人聲鼎沸,外灘出入口改成了單向進出,有警察在維持著秩序。想在位置好的地方照張相,得排隊擠進去。多到,我想起了一個字「踩踏」!
今天就要離開大上海回京了。外面細雨濛濛,陰著天。我們可不能浪費這寶貴的早晨時光,在飯店隨便吃了一點早餐,向外灘再次出發。出了飯店,雨竟然停了,只有淡灰色和深灰色的雲朵飄來飄去的,這人品爆發得也太讓人得意了。比起昨天天空的烏頓渾濁,今天的照片效果好了很多。外灘上人很少,見不到幾個人,和昨晚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隨便照相,隨便佔一大片空間,也太奢侈了吧!
走過外白渡橋,找到閨蜜團來遊玩時照相的地方,取景打卡。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暑假的藍天白雲出片確實太美了。外白渡橋並不長,不過百米左右,全鋼的銀白色橋體,已有百年曆史,也是之前電影、電視劇常用的取景地。橫穿過外白渡橋,走到外灘源區域,順著小巷往回走,見證歷史的異域風情古跡隨處可見,渾厚而深沉,堅韌而典雅。回家後,老公曾問我,此行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說:「是上海的老建築,看不夠,讓人心能靜下來。」對於熱愛山水自然風光的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是這個答案。
中午,提早吃午餐。絕對不能留有遺憾的去吃了裕興記的蟹麵蝦麵。奢華而滿足。團購套餐裡松鼠魚,彌補了我在桂滿隴西湖醋魚和松鼠桂魚之間二選一的遺憾。這一趟,吃的完美,計畫中的美食一頓不能少!
四個多小時的回程高鐵上,開始細化下個月的行程了!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