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師。對於吃和旅行,我一向是善於和樂於博採眾長的。
臺州,自從看了閨蜜出遊的照片,我就被那個童話般的七彩小村莊深深種草了。
義大利的五漁村,是我一直惦記著的歐洲之旅,其中很重要的一站。近幾年,由於各種原因未能遠行,這個中國版的五漁村,必須在二人世界旅行中,排擠其他省市的各個地方,加塞兒躍居到了第一位!
春運,是中國特有的一個名詞,家居住在本地的我們,沒有感受過春運大潮的壯觀。春節八天的超長假期,不想吃吃喝混沌而過,臺州,安排,現場體驗中國式大遷徙!
臺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北京到臺州的高鐵,行駛時間近八個小時,老公嫌時間長,我們設定了去時在杭州週轉一天,回來時在上海周轉一天的線路。
杭州,我們又來了
杭州,對我倆而言有特殊的情感。多年前,我倆結識後的第一次出遊,就是來到的杭州。之後,又來了幾次,具體是幾次,需要我靜下心來按年份細數了。杭州的景色優美,美食可口,這就是我們多次選擇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直接。
為了給杭州留有更寬裕的時間,我們選擇搭乘了最早一班火車。火車上註冊好杭州公車卡,搭乘地鐵,好像下班回家一樣。到達了湖濱附近飯店。放下行李,我們立即出發,解決午餐。杭州酒家門口站滿了人,我急忙擠到裡面取號,接待人員說已經停止取號了。馬上前往旁邊的知味觀,簡單點了小籠包、蟹湯包和餛飩,熟悉的味道,熟悉的環境,下午兩點了,大堂裡坐滿了人,雖不用站到人家桌邊等,也需要認真尋找座位。
飯後,直奔西湖邊。這是我們多次與西湖相遇,感受到人潮最壯觀的一次。人墻把西湖圍了起來,不走到近前,根本無法看到西湖美景的真容。好的地點,取景拍照點要排隊,搭船買票要排隊,要想照張不是大合照的單人照片,真是挺有難度的。我們跟隨著人群,從音樂噴泉附近沿西湖岸向南慢慢挪動,電瓶車緩緩地穿梭於人群中,每輛車都座無虛席的,轉角處,又見到了之前多次出現在我們西湖的照片中,那個熟悉的小亭子。
本不太寬的西湖沿岸馬路,儼然成了停車場,車輛艱難地一點點挪行,暗自慶幸沒有偷懶,選擇了步行。
路過錢王祠,門口車流人流亂成一團,捨棄了去看梅花的沖動,繼續前行,來到了柳浪聞鶯。園區裡同樣是滿滿的人群,柳枝還沒有抽出柳葉,枝條有的高昂,有的彎垂,小溪映襯出另一片藍天,冬景也那麼柔美。
沿著小路一直走到西湖邊,湖裡的遊船穿梭湖面,似乎西湖所有的遊船都出動了,遊蕩在湖面,有點百舸爭流的感覺。
還是共乘單車方便,不塞車,騎回飯店休息。
吸取中午的經驗,我們早早出發,輕車熟路地走到杭州酒家,順利取到了一個號,顯示前面等候有164桌。不遠處有一個“老頭油爆蝦”,溜達過去,才五點多一點,已經不給取號了。無奈,我們又回到了杭州酒家,門口坐滿、站滿了人,我好不容易佔據了一個別人剛離開的圓石頭墩子,坐下等候,從走路走熱了吃了一個麥當勞圓筒,到天色見黑,身上感覺陣陣發涼了,看著前面的號一個一個的被叫進去,好羨慕啊,不知道他們是幾點就來了的。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等待,我們終於坐到了餐桌前。這是我印像中,為了吃飯,等待時間最長的一次了。點了幾個特色菜:西湖醋鱖魚、龍井蝦仁、油爆蝦、好吃的甜豆,西湖蓴菜湯,還有我心心念念的西湖藕粉,又點了松絲小籠作為主食,等待時間長,等餓了,一下子點了那麼多,好在江浙的菜量不大,菜味純正規矩,滿滿一小桌的菜,都被我倆給幹掉了。
半天的杭州之行,吃到了一頓令人滿足的正宗杭州菜。
杭州,什麼時候去,都是那麼美。
七彩小簬村
自從動了去臺州的念頭,就更關注臺州。偶然發現,央視的跨年晚會,主會場是台州。竟然又發現,央視跨年晚會連續三年都是落地於台州。度娘查詢的原因是:2000年1月1日,新千年的第一道曙光,在中國大陸首先照到了臺州溫嶺石塘,這裡象徵著光明與希望,選擇在這裡舉辦跨年晚會,是希望將美好祝福傳遞給全國觀眾。
我們的台州之行,設計了從溫嶺租車,到臨海還車的路線,兼顧時間與距離,用最優化的線路省時省力地玩。
從杭州到溫嶺的火車票,只搶到了臥鋪改的二等座,上車之前一直很好奇,在這個高鐵時代,這是什麼路數。上車以後看到,每個小門裡是對坐的兩排,三個人一排,座位倒也寬敞舒適,車是小站慢車,一小站一小站地停停走走,車窗兩岸的景色很有特色,或在田旁矗立,或是小鎮集中,多是三層、四層的獨棟小樓,也有幾戶連排的,小樓大體格局一致,一層是寬大的對開大門,裡面擺放著桌椅,多作為客廳之用,二層以上才是居住的地方,各家各戶的小樓在細節處才顯露出差異,墻體、裝飾,有的低調,有的奢華。
此行最讓我期待的,就是位於溫嶺市石塘鎮的七彩小簬村。因其建築風格別有特色,成為網紅景點。
從溫嶺高鐵站取車,我們直奔小簬村。
從遠遠地可以看到小纈村的全貌,車輛就開始行使緩慢了。進村的車輛被指揮著分流繞道,我們排隊緩緩而行,一側是停放著的大大小小的漁船的港灣,好在,幸運的在村下的停車場順利找到了車位。突然,這個七彩的小村莊就這樣近的呈現在眼前了。一下子就覺得眼花繚亂了,不知從哪裡開啟行程好。
時近中午,我們決定先解決午飯,再走進村莊踏實實地慢慢遊覽。
選擇了一家沿岸的小店,看起來人氣還挺旺盛的。店門外的小圓桌旁坐滿了人,桌上堆滿了被吃過的海鮮殼,一片狼藉,很有海邊餐廳的氛圍。
我們走進店內,選了一張小桌,經店主介紹,點了幾個特色海鮮。蒸煮的小黃魚,肉質鮮嫩,轉圈排滿了一大圓盤,被我們耐心地一條一條解決掉;紅蝦,甜甜的蝦肉透著鮮美;兩隻花蟹,被簡單的蔥姜爆炒,很好地保留了蟹的原汁原味;還有一個巖蒜炒年糕,自從去過寧波品嚐到了一次年糕炒蟹,就被年糕和海鮮一起炒的味道所征服了。巖蒜,就是長在礁石上的海葵,是臺州的特產,吃起來有一定脆脆的口感,裹滿海鮮湯汁的年糕香糯可口,被我們奢侈的當作了這頓飯的主食。臺州第一頓海鮮大餐,吃的很滿足。
飯後,正式踏進小纈村。村莊裡,石頭建的房屋外墻,被刷成了色彩斑斕各種不同的顏色,房屋錯落有致,各種色彩隨機碰撞,任意搭配。隨便走走,感覺從任何方向、任何角落都能拍出大片。街巷間,五顏六色的臺階,把絢麗的色彩集中呈現了出來。走在村莊中,彷彿置身於夢幻般的童話世界。馬卡龍的色彩沖擊,給人帶來身心的愉悅。
村莊依山傍水,漁民的漁船停靠在岸邊,房屋錯落間,可以眺望到大海和漁船,在這裡,盡可以隨心而走,隨意而行,處處是美景。懸掛著的彩色許願卡,形成了另一道靚麗的風景,我忍不住挑選了兩個,帶回家寫上心願懸掛起來吧!
一步一回頭,戀戀不捨地離去,又拍攝了許多村莊的遠景。小箬村,遠看近觀都是那麼美。
我們原路返回,對面進村的車更多了,長長的車隊緩緩地挪動著,排出去好遠好遠。
原計畫中,我們還安排去不遠的千年曙光園,為了紀念新千年第一道曙光,這裡興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千年曙光碑」及觀景臺,兩支相對的碑柱高高聳立,如同兩扇豎起的門板,象徵著新世紀的大門已經打開;或者是去洞下沙灘曬太陽發呆,這些美好的願望都被節日的熱情勸退了,綿延幾公里就開啟的停車場模式,讓人望而卻步。
早早回飯店休息。飯店是我千挑萬選一眼看中的,設施服務都很好,旁邊就有一家當地小有名氣的餐館,但是這餐館太火爆了,無法電話定位,也不接受現場排隊,更無奈的是,週邊也沒有其他餐廳可以選擇。過了兩個多小時,老公採用了各種方式,我們終於吃上晚飯了,依舊是各種臺州特色海鮮。
溫嶺到臨海的一日遊
溫嶺和臨海,都屬於台州的下轄市,天臺山、神仙居等景區都是從臨海出發比較方便,今天我們邊玩邊走,從溫嶺移居到臨海。
行程安排的第一站,是長嶼硐天。長嶼硐天屬於北雁蕩山餘脈,山巒蜿蜒起伏,是人造洞穴景觀,據說有28個洞群,眾多形態各異的洞窟。我們隨便選擇了一個洞穴群觀賞,人造的痕跡太明顯,沒有太多可供欣賞的自然景觀,觀賞性不強,打卡轉了一圈而已,都沒有留下什麼照片。
昨晚設計行程的時候,刷視頻看到一個村子裡的文化活動中心,梅花盛開了,很多人去拍照打卡,在我們規劃的路線附近,正好用來豐富我們今天的行程。
沒想到的是,這個村子裡的文化中心,竟然是----在山上!慕名而來的人絡繹不絕,看著下山的人都氣喘吁籲的樣子,我已經膽怯了。派老公去打前陣了,我可以偷懶盜圖。沒有壓力地走走停停,半路上偶見的幾株梅花,已經給我帶來了驚喜,這是我第一次正式的看到梅花,北京的春天,桃花盛開,隨處可見,卻沒有特意地去欣賞過梅花。
一路思想鬥爭,休息了幾次,終於爬上了山頂,來到了梅園。一大片的梅花花海,好漂亮啊,我顧不得休息,急忙走到梅花叢中拍照。冬日里,玫紅色的梅花顯得更加嫵媚動人。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幾乎每棵梅花樹上面都有它們的身影,不禁我有些顧慮緊張,都忘了近距離地去聞一下梅花的花香了。今天的天空很給了,藍天、白雲、遠山、梅海,好一幅冬日美卷。
爬山的過程雖辛苦,看到這樣的美景,感覺也是值得的。這不僅是文化中心,也是體育鍛煉中心!
長嶼硐天有些失望,梅園做了很好的彌補,還帶來了計劃外的驚喜。
上午的行程結束,我們直接來到了位於臨海的飯店,安置完行李,將近兩點,我們去吃午餐。從飯店的餐廳到街邊的飯館,都休息了,這裡的餐廳一般是兩點結束中午的營業,有客人來也不接待了,就是這麼任性。我們只好在便利商店買了點麵包牛奶將就。
舒適的午休後,我們再次出發,前往古城墻和紫陽街。臺州府城墻,始建於東晉,兼具軍事和防洪雙重功能,被譽為「江南長城」。我們到時已經傍晚時分,不用買票就可以登上城墻觀賞。厚厚的城墻,青色的磚,很有年代感,春天的氣息迎面撲來,樹的枝條已經露出了早春的淡綠。登上城墻,可以觀看到遠山和紫陽街全景,熙熙攘攘的人群,生意興隆的店鋪,簡直就是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圖。
走進臨海市第一古街紫陽街,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街面上,店鋪門口張燈結彩,懸掛著各種紅燈籠、紅綢帶和綢子花,過節氣氛濃厚。街巷裡,不僅名勝古跡眾多,而且有十足的煙火氣息,各種手工製品和特色美食小吃的店鋪、攤位前圍滿了人,我們只能順著人群緩慢挪動。
我們決定吃一頓正餐,撫慰一天的辛勞。離開紫陽街,找到了一家蒸氣魚鍋,魚湯鮮美,魚肉滑嫩,味道不錯。飯後回到飯店附近,水果攤位、飯館和其他店鋪都已經關門了,晚上八點後,飯館真是不營業的,看來,在臺州,要按時吃飯。
天臺山大瀑布、濟公故居
喜歡自然景觀,天臺山大瀑布和神仙居被我們納入了臨海的兩日行程。
天臺山,是明朝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遊記的開篇之地,中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發源之地,也是道教南宗的創立之地。在唐代,就曾吸引了許多詩人慕名而來,留下了許多壯麗詩篇,也成就了「一座天臺山,半部全唐詩」的千古佳話。詩仙李白的“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更是奠定了天臺山的地位。
我們的天臺山之旅,主要是遊覽天台山大瀑布。這是我國落差最大,橫度最寬的瀑布。從山腳下,就可以看到一條長長的瀑布,層層疊疊奔馳而下,氣勢磅礴。
我們沿著山谷,一級一級的往上爬,行走在山澗與山腰間,變換著角度欣賞著瀑布,越來越近距離地走近瀑布,“遠近高低各不同”,每一層都呈現出不同的景色。
我的目標是水簾洞,對於更高處和後面的瓊臺仙谷,根本不在我的計畫內。當我進入了水簾洞,飛濺的水花撒落在身上,飛奔而下的瀑布觸手可及,那一刻,爽極了!了卻了我十年來的一個心願:黃果樹大瀑布,沒有走到水簾洞裡面去感觸瀑布,這次完美的彌補了。
從大瀑布下來,我們決定吸取昨天的經驗教訓,先早早的吃飯,別錯過人家正常的飯點。閨蜜推薦的餐廳就在不遠處,我們開車到達的時候,才十一點十分,我們還竊喜這次沒問題了,卻被告知已經不給取號了,前面取號的人很多,等他們吃完也就差不多該結束中午的營業了。
就近找了一家餐館,依舊是臺州特色:清蒸帶魚,魚肉鮮美,紅蝦,蝦肉甜嫩。
下午的行程,從參觀濟公故居開始。這裡是濟公活佛的出生地,是濟公李氏的祖居。故居內廳堂、佛堂、樓閣、擺設,生動的再現了南宋時李府的生活形態,園區內的亭臺樓閣精美,湖水微瀾,濟公的雕像逼真,很精美的一個遊覽景區。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虔誠地呈上心意。
看視頻,千禧年古剎國清寺的隋代梅花已經開了,想去飽飽眼福。提前兩公里,就不能按照導航行走了,禁行,前方道路已經被熱情的車流堵滿,後面的車輛都被交通警察指引著繞行,停在兩三公里外。走進去是必須的,裡面還不知道熱鬧成什麼樣子,我們果斷放棄了。節假日的熱情似火,現在去,也違背了我們去古剎靜心欣賞的初衷。
回飯店午休後,我們再次早早出發,去吃晚餐。新榮記太奢華了,還是榮小館比較親民,剛好附近有一家。我們騎車過去,四點多一點到達,門口堆滿了人,大片的等候座椅上都是人,我趕快來到門口設立的取號桌前,又被告知已經停止取號了。我正有些發愣,不知道再去哪裡找一個口碑好的吃飯的地方,一個小伙子拿著兩個號走了過來,和服務的小女生說,別人給了他一個號,他這個不用了,我馬上說:你那個給我吧!就這樣,我得到了一個等候的號碼。還不由得暗自慶幸,為了吃上晚餐,也是真心不容易啊!就這樣坐在門口的椅子上等候,看著一個接一個新來的人,去取號被告知不能取了,掃興地離去,這個服務的小女生真是不容易啊,看著她站在那裡,和聲細語地說著同樣的話,三個多小時後,終於輪到叫我們了。又刷新了我們吃飯的等候時間紀錄。
坐穩後,和服務員打聽才知道,每天在午餐還沒有結束的時候,等候取晚餐號的隊伍就已經排起了長龍。所以我們四點多到,是根本無法取到號碼吃到晚餐的。
為了吃這頓晚飯,等候的太辛苦了,我們按照菜單的十大招牌,點了沙蒜炒豆麵、牛仔骨、家燒深海大黃魚,據說這個大黃魚是大陳島的呢!我們在家看過一個介紹臺州大陳島的片子,老公就惦記去,我從心裡抵觸坐船就沒有安排,這大陳島來的大黃魚就算是對他的安慰吧。肉真的太鮮嫩了,我貪婪的想要夾過來一大塊,都散落在盤中裡了,只能動用勺子的幫助;沙蒜炒豆麵,沙蒜,是生長在沙礫裡的海葵,豆麵是粉絲,炒在一起的味道很好,是榮氏飯館的代表菜;牛仔骨,味道也不錯,牛肉不老又有點嚼勁。整體感覺是:等了三個多小時的這頓晚餐,還是值得的。來臺州,總要有一次,與當地起家的餐館的親密接觸,何況這味道,確實是不錯的。
神仙居
最早看見的台州的照片,是神仙居的如意橋。整體造型好似中國的玉如意,橫跨於兩座高山之間,下面就是萬丈深淵。從遠處看橋全景,很有視覺沖擊感。
今天的神仙居之旅,我們選擇了從南門進入,乘坐纜車。再次感受到了假日的熱情,轉圈排隊,裡裡外外轉了一個小時,才終於登上了半山腰。可喜的是,有兩條長長的扶梯,幫助我們再次攀登高峰,省了許多體力。
遠遠地望見瞭如意橋,聽人介紹,那裡屬於北面山峰,看起來距離好遠啊!為了看美景,我們還是選擇了從北面下山,山間美景邊走邊看。
繞山的路不是很辛苦,平地居多,我喜歡。
幽幽的山谷間,奇峰峻石,雲霧繚繞,這裡的一山一水、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又交相輝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的美景。
蓮花座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從山峰高處深入深谷的觀景臺,是遊客排隊拍照的必選打卡點,我們高舉自拍桿,取了一張景色的照片,沒有擠入排隊的隊伍。
伸出山谷有幾個玻璃底觀景臺,很是吸引人,遊客可以走上觀景臺,換個角度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臥龍橋,似巨龍蜿蜒俯臥於山谷之間,鏤空的設計,橋上七彩的步行道,是遊客爭相拍照的地方。
經過了近三個小時,我們終於來到瞭如意橋,上下兩層的線條設計,玻璃橋面,現代感十足,可惜走到近處,就看不到橋的全景了。
站在橋上,看雲霧飄來飄去,雲海如夢似幻,令人陶醉,飄逸的雲朵與藍天、層巒疊嶂的山峰相映,風雲變幻間仙氣縈繞,彷彿置身於仙境。由衷地感慨:不愧叫神仙居,神仙為自己挑選的家園,令人心曠神怡。
神仙居,不虛此行。我們回到飯店附近,下午三點了,找到了一家烤肉店,慶幸的是,這個時間,仍在營業,我倆好好飽餐了一頓。午餐合併晚餐,必須吃撐。
又見大上海
幾個月前,我還在感慨,與大上海一別,已近二十年。這一次,時隔幾個月,大上海,我又來了。
選擇大上海作為回程的中轉地,雖然剛來過,我還是很期待的。
依舊選擇了上次入住的與和平飯店當鄰居的錦江都城,出門就可以看見東方明珠電視塔。
中午到達,搭乘地鐵都要排長長的隊伍。從地鐵出來不遠,就是飯店。放好行李,我們立刻出發,去逛吃。
天氣晴朗,藍藍的天空,把東方明珠和陸家嘴三件套等現代感十足的景觀,襯托得多了幾分柔美。
沿著外灘,一路往南行走,來到了豫園商城。四個月前來時,豫園商場是隨便進的,商城很大,裡面有很多店鋪,只有進豫園和城隍廟是需要單獨買票的。這次正好是春節,裡面辦了燈會,整個商城被圍了起來,只要進商城,就需要購買八十元一張的門票。俗話說:來都來了!下一次又不知道是多少年後的相遇了,我倆買票進入了商城。先找了一家餐廳,解決午餐。蟹麵、小籠包、餛飩、蟹黃灌湯包各點了一份品嚐,都是主食,很快吃飽。
在商城裡閔逛,九曲橋兩側的池塘中布滿了大型花燈,店鋪門前空閑處也都大張旗鼓地做了裝扮,整個商城被各色彩燈裝點得很有節日氛圍。圍著商城轉了一圈,沒有進豫園和城隍廟,我倆騎車回飯店休息了。
晚餐,我們要來一頓正經的大餐。海鮮吃過幾頓後,肚子裡會覺得空落的,還是江浙菜可口。在老頭油爆蝦和桂滿隴之間,選擇了等位時間短的桂滿隴,我倆已經被在臺州為吃飯等位折服了。油爆蝦、年糕炒蟹、揚州煮乾絲,每一道菜都那麼順口。
飯後,正式走進南京路,感受第一步行街的繁華。 MM豆巧克力世界,一進去就被各種巧克力製品和各種色彩的巧克力豆吸引了目光,特別是巧克力豆,顏色豐富,自取的方式吸引著很多小朋友和大朋友,讓人很有購物的沖動。我們看著排隊結賬的人群,還是算了!
順著人群一路走到外灘,有點大遊行的感覺。東方明珠塔不時變換著色彩,放眼望去,整個對岸都燈光閃爍,這一側,被燈光裝飾的各大建築,脫去了莊重的外衣,比白日增添了柔美。
第二天,我倆早早地來到了外灘,今天回家了,來與外灘、與大上海做個告別。天陰沉沉的,雲朵很多,幾乎看不到人影,與昨晚的人聲鼎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任意找角度,又拍了很多照片。走到外白渡橋,老公竟然走到馬路中間,以正面的角度照了照片。雲彩疊疊的照片很有意境。
一個都不能少之:大壺春生煎包。幾個月的時間,竟然改菜單了,經典的鮮肉生煎下架了!只有大蝦蟹粉的,各點了一份,又打包了兩份,晚餐也解決了。但這一次,真的感覺沒有上次好,外皮不是那麼酥脆,有些軟塌塌的。
四個小時的高鐵,回家了。假期完美的結束了,一天都不能浪費我的寶貴年假,明天上班。
202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