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言秋日勝春朝,輕寒正是可人天,最美好絢爛的季節莫過於秋季了,此時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絢麗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江山畫卷,寫滿了秋天的浪漫。
這個週末,我們選擇了離上海距離稍遠臨海,去體會那裡明麗的秋色和令人垂涎欲滴的小吃、海鮮。
上海到海約350公里,開車4個多小時,對於兩天的行程安排略緊湊了些,為了避免旅途的勞累,決定增加新昌十九峰的遊覽,上海到新昌約260公里,車程3.5小時,這樣可以把長途的行程變為兩段,既避免了長途坐車的勞累,又可在上午抵達景區開始遊覽,中午到臨海略休息後開始下一段旅程,相對輕鬆一些。
D1上海-新昌十九峰-臨海東湖、台州府城牆
行程
2日行程
穿岩十九峰位於紹興市新昌縣,為4A級旅遊景區,主要景觀為十九座相連的陡峭山與山間幽谷,屬丹霞地貌,是《瑯琊榜》、《仙劍奇俠傳》、《射雕英雄傳》等電視劇取景地,是紹興市內山景蕞壯觀之處。根據先前查詢,新昌十九峰景區較大,依體力狀況分段遊覽。
車開到東門停車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連綿起伏的山脈,巍峨挺拔綿延不絕。山間的植被茂密,綠意盎然,心情瞬間輕鬆起來。
景區入口
景區入口
因為同行的姐夫體力問題,我們決定只遊覽景區的半段,即大多數人選擇的千丈幽谷方向的輕鬆懶人版線路。景區東門-千丈幽谷方向-飛龍棧道-玻璃棧道-飛龍天橋-返回東門,全程大概2小時。
飛龍棧道需單獨買20票才能攀登,買好票後抬望眼前石階,順崖蜿蜒而上,沿岩壁成之字型,極其陡峭,氣勢非凡,壯觀至極,似給遊人來了個下馬威,讓體力欠缺者望而卻步。
同行的姐夫心跳加速、汗流浹背,腿軟乏力,看來日常鍛鍊和不鍛鍊的人體力差距是非常大的。
其實,本段行程,難得僅是這開頭的999級石階,一旦登上半山腰的棧道,便是相對輕鬆的崖上棧道。
我們登上棧道後,原本飄雨的天空突然轉晴,不得不說運氣超好。
此時,陽光肆意揮灑,山景變得更加明麗起來,左側是山壁,右側是懸崖,遠處溪水在青翠山林和湛藍雲天輝映下,呈現青翠色,構成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呼吸這清新的空氣,真是愜意極了。
「穿岩之峰高蒼蒼,峰巒十九摩天光”,每一座山峰都是一支大椽。淡淡的秋色讓山峰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映襯著藍天白雲近在咫尺的既視感。
隨著腳步的深入,你會逐漸發現,這十九座山峰各有特色,形態各異。有的山峰如刀削斧劈,直插雲霄;有的山峰則圓潤如珠,宛如天外來客。每一座山峰都彷彿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真是讓人驚嘆不已啊。
即便是週末,景區遊客的數量依然不多,為我們的旅行帶來了非常良好的體驗,我們一面觀景,一面拍照,不知不覺已來到飛龍天橋,我們稍微休息一下,右轉沿山路往回程方向走去。
回程一路坡度較小,階梯比較平穩,山道四周是鬱鬱蔥蔥的森林,行走在山間,聊天談景,愜意極了。唯一的缺失,就是天氣有些熱,11月上旬24度的氣溫讓氣虛的姐夫汗如雨下,衣服濕了一件又一件。
下山途中,看見一棵紅楓已染上秋天的顏色,此時山中紅綠黃交錯,紅的濃艷、綠的濃鬱,黃的明麗,像調色板一樣鋪陳開來,共同織就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
下山步道
來到山下,伴溪而行,此時雲層再度濃厚,似乎是上帝為我們的行程暫撥開了一段湛藍的天空,隨之關閉。
抵達臨海短暫休息後,我們準備從東湖南門遊覽到北門,然後從攬勝門開始遊覽台州城府牆。
首先來到的是有著深厚歷史的東湖公園。這裡和台州城府牆合併購買套票的價格為55元/位。
東湖景區總面積為280畝,分為湖東景區、湖心景區及後湖景區。湖東景區包括伊水山莊、榮興堂、臨海歷史博物館和東湖碑林;湖心景區有湖心亭、半勾亭、駱臨海祠和樵雲閣等;後湖景區則有琪水園、小鑑湖和海礁苑。景區內亭台樓閣、長廊水榭錯落有致,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被譽為「台州園林之首」。
從南門步入公園,沿著湖中景區長廊行走, 經九曲橋過湖心亭,依次經駱臨海祠、憔雲閣、孔雀園,從北門而出。公園不大,但濃厚的歷史背景、精巧的佈局,非常值得遊覽。
湖心亭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湖心亭
湖心亭建於康熙年間,是全湖攬勝的最佳處,亭子高閣三層,飛簷八出,柱子上有一幅對聯「好山好水,出東郭不半里而至;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樓何如?」。
半勾亭位於湖心亭之後,四面臨水,單層六角,以六石柱擎撐水中,亭名取自白居易的「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
駱臨海祠:紀念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他曾在臨海擔任縣丞,祠內懸掛有「亙古一檄」匾額,準確描述了駱賓王文采卓絕和忠肝義膽的一生。
必打卡景點:
湖東景區伊水山莊、榮興堂、臨海歷史博物館、東湖碑林。
湖心景區:湖心亭,半勾亭,駱臨海祠,樵雲閣、逢源亭、樵夫祠遺址。
後湖景區:琪水園、小鑑湖、海礁苑。
憔雲閣
樵雲閣:仿清代建築,全木結構,是東湖最高的樓閣,登閣可以俯瞰整個東湖。
漱石亭
下午4點前抵達台州府城牆,但明顯我們來的有些晚了。因時節已入冬,暮色已開始降臨,檢票員要求我們盡快遊覽,趕在5點左右從梅園出口出來。
台州府城牆,也習慣稱之為江南長城,位於臨海城區中心,依山臨江,建成至今的千年歲月間,它佔盡了古城臨海的歷史風韻和山河勝景,每一個來到臨海的遊人,比來江南長城。
江南長城全長6,280米,現存4,730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於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
看著高聳的石階,有些人已經兩腿發軟,感覺難以攀爬上去。於是互相鼓勵和攙扶,我們登上了攬勝門。往秋意漸濃的城牆走去。
攬勝門觀景
秋天的江南長城,詮釋了什麼叫做「層林盡染」。
戚繼光雕像
登上長城的高處回身俯瞰,山林色彩斑斕,深紅、金黃、青綠多種顏色雜糅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活色生香的江山畫卷,是「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動容。
一座空心敵台,前後是兩種風情。這一邊的城牆上掛滿了紅葉,略顯蕭索,而從空心敵台的門洞內向更高處看去,又是另一片秀色天成。磚牆兩側秋葉明亮,還有不少藤蔓植物攀附攀附著,色澤秋黃,山川萬物好像都在回應季節的更迭。
冬日傍晚的江南長城真的溫柔又寧靜,夕陽從山林的那一邊照過來,把整座長城都染上了一層暖色調,空氣裡有涼風吹過,送來獨屬於草木的清新氣味,樹木的影子投射在地上,與風輕搖...
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援播放,我們將盡快解決,建議使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查看
鹿園
雍正禦筆
我們走在越來越寂寞的城牆,夜色漸漸降臨,步伐也越來越沉重,經過戚公祠、城隍廟等景點都來不及進去參觀,終於在天徹底黑掉之前從梅園出景區,前往紫陽街。
紫陽街北側遊客不多,越往南走越是熱鬧。街頭到處都是賣特產小吃的攤位,我們品嚐了苔條餅,可能因為不正宗,略有些油膩。
最後來到飯店,吃一頓當地特色菜,結束今天的行程。
D2 國清寺-石梁瀑布-上海
早起吃一頓豐盛的早餐,讓一天充滿活力。我們入住飯店的苔條餅真的好吃啊,鬆軟而不油膩,甜味也恰到好處,味蕾的享受。
早餐苔條餅
臨海到國清寺大概50公里,1小時的行程。臨海城區的道路比較難走,道路狹窄,車輛行人不太遵守規則,行駛到了國道上情況要好得多,雖然雙向2車道,但沿途的風景非常漂亮。只要不趕時間,就可以慢慢隨行,欣賞道路兩側的山景。
國清寺停車場到景區還需步行約十幾分鐘。道路左側是寺廟自給自足的農田,現下正是收割的季節,田裡一片金黃,和遠處古樸的隋塔相映成輝。
細雨濛濛,隨大批人流來到寺廟門口。國清寺前的七個矮塔是七佛塔,也稱迎賓塔,是為紀念「過去七佛」而建,他們分別是:毘婆屍佛、屍棄佛、毘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因為是祭祀過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門前。
國清寺
七佛塔建於隋唐時期,1973年在舊址上重建,新建的七佛塔為實心,而舊塔是鏤空的。
國清寺建於隋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四面環山,古樹參天,環境清幽,古樸雅緻,一草一木皆具佛性,目之所及皆是禪意,充滿了濃鬱的佛教氣氛。不收門票,自給自足,被稱為中國最美,最清淨的寺廟。可以祈福許願和靜心。
國清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國清寺與濟南靈巖寺、南京棲霞寺、當陽玉泉寺並稱中國寺院四絕。
國清寺門旁的牆上寫著「隋代古剎」四個字,透露出國清寺悠久的歷史底蘊。
正門前的石獅原屬於中國故宮博物院,後來被放置於國清寺內。這些石獅子是由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被視為國寶級的藝術品。據說,這些石獅子是由趙樸初從北京親自護送到國清寺的。
國清寺依山就勢,層層遞高,按四條南北軸線布列六百多間古建築,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觀音殿。
國清寺有三大鎮寺之寶:隋梅、獨筆鵝字碑和隋塔
✅鎮寺之寶一:隋梅
位置:在大雄寶殿右側,你從旁邊的圓洞門進去,靠右邊牆壁處!
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梅樹之一,在寺廟荒蕪年代一度枯死,但是當寺廟修葺後居然奇蹟般復活,如有菩薩庇佑。據考證,隋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國內三株最古老的梅樹之一。關於它的傳說,現代詩人鄧拓寫給隋梅的《題梅》詩最為傳神:剪取東風第一枝,半簾疏影坐題詩。不須脂粉綠顏色,最憶天台相見時。
✅鎮寺之寶二:獨筆鵝字碑
位置:碑在三聖殿右邊的走道轉彎處的牆上。字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現存鵝字右半邊是王羲之的真跡,左半邊是天台山人曹掄選補寫的,兩邊渾然一體,來了一定要沾沾靈氣,成績會更好哦。
✅鎮寺之寶三:隋塔
位置:國清寺大門正對面,過馬路就有2個門洞可以進入。
該塔建於1300年前的隋朝,由隋煬帝遣司馬王弘為智者大師建,塔身黃褐色,高有59多,是六面九級,這麼多年了依然屹立不倒,很震撼啊!
國清寺出來後,我們準備前往石梁瀑布。
石樑瀑佈在國清寺北側,路程24公里,是峽谷、瀑布和石橋組成的自然景觀。車子沿上路行駛,道路盤旋,山景越來越美,但因雨勢漸大,行走到一多半行程時,能見度已不足30米,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決定返回上海。
行駛到上虞已到午餐時間,下來找個了非常有特色的餐廳-柴火裡.後廚去吃了一頓非常美味的午餐。這裡位於藍城運河江南里,是一家人均消費較高非常有情調的餐廳,週邊特色店鋪很多,環境優雅,但上菜的速度很快,菜的口味非常好,1:30以後就停止營業。我們從高速出口開到這裡約5公里,抵達是不到1點,很多菜已經賣光了,選擇相對少了些,但依然滿足了味蕾的需求。
上虞 柴火裡.後廚
浙東山水秀,台州景尤奇。但台州市散裝的,難免要去幾次,才能走遍這裡的山山水水。
期待下次再出發。